癮觀點:Apple Pay進軍台灣逾一年 現況與競爭力分析

2018.08.06 12:13PM
Apple Pay, Mobile payment, Apple, , Payment, Google Pay, Contactless payment, Business, iPhone 5s, Payment system, apple pay, mobile phone, communication device, gadget, electronic device, feature phone, technology, product, portab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smartphone, telephony

去年各大電子支付大舉登台,蘋果推出的Apple Pay也進軍台灣,並與台灣不少的信用卡公司合作推廣。現在已經屆滿一年,在全球20餘國推廣的Apple Pay,目前在台灣的現況如何?除了合作銀行增加,並加入便利商店支付系統外,還有什麼改變呢?

2018年3月底於台灣地區正式上線運作的Apple Pay,目前已經加入支援更多台灣在地信用卡使用,同時也擴展到更多通路提供使用,讓使用者能透過快速感應、輸入個人密碼即可完成支付。在台灣地區推行屆滿一年以上之後,我們來看看目前Apple Pay在台灣地區發展表現。

先從海外地區發展情況來看,Apple Pay目前已經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中國、新加坡、瑞士、法國、香港、俄羅斯、紐西蘭、日本、西班牙、愛爾蘭、義大利、台灣、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瑞典、丹麥及芬蘭在內地區上線運作,稍早也已經在巴西地區推行,並且對應全球超過4000家銀行機構發行信用卡,台灣地區也對應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台新國際商業銀行、玉山商業銀行、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聯邦商業銀行、渣打銀行、永豐銀行與新光銀行所發行信用卡,其中包含VISA、MasterCard兩大信用卡網路機構。

而在後續,JCB國際組織也在今年6月19日開放台灣地區玉山商業銀行、聯邦商業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發行JCB信用卡可對應使用Apple Pay,使得台灣地區Apple Pay服務可加入更多信用卡類別。根據蘋果統計,目前Apple Pay服務對應可尋址的信用卡普及率,在台灣地區已達75%以上。

從普及使用地區來看,蘋果表示台灣地區Apple Pay服務最常用於7-ELEVEN、全家便利商店、萊爾富、OK超商四間便利商店連鎖通路,同時目前也能在麥當勞、Costco、台灣大車隊計程車搭乘服務,甚至在NPC全國加油站等自助加油通道也能透過Apple Pay完成支付,而在台灣高鐵、Klook、KKDay、國泰航空、17Life、Gomaji等服務App內也能透過Apple Pay支付相關費用。

除了應用在iOS裝置,目前在整合Touch ID功能的新款MacBook Pro系列,同樣也能配合指紋辨識使用Apple Pay,藉此快速完成身分驗證且進行線上支付功能,讓使用者無需再繁複地輸入個人帳號與密碼,同時也讓Apple Pay應用範圍涵蓋線下、線上,以及跨平台應用。

目前包含最早加入Apple Pay服務的中國信託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玉山銀行、渣打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台新銀行與聯邦銀行均表示,Apple Pay便利且安全的支付方式,更容易刺激消費者產生消費模式,其中更有更多年輕消費族群、經常旅行旅客,或是高消費族群均透過Apple Pay完成各類支付,其中不少比例是因為支付方便、無需繁複拿出信用卡,以及減少零錢使用情況,甚至有部分更因為可減少海外旅行時使用外幣支付麻煩,因此讓Apple Pay變得更加方便。

根據VISA組織統計,目前台灣地區透過行動錢包以數位代碼 (Token)方式交易比例僅次於澳洲,成為亞太地區行動支付相當活躍市場,而MasterCard組織統計部分,則顯示與Apple Pay服務結合之下,台灣地區無論在發卡數量、消費金額均有明顯成長,其中更在便利商店、速食連鎖店面消費應用有更大成長表現。

台灣地區仍面臨其他同性質對手競爭

不過,Apple Pay在台灣地區並非沒有其他對手,包含三星推行自有行動支付服務Samsung Pay也在日前進駐台灣市場,其中更主打可模擬傳統磁感式信用卡採用MST感應技術,讓Samsung Pay服務也能用在舊式刷卡機,而非侷限僅能在新款NFC感應式刷卡機使用,而另一方面,Google本身主導的Google Pay (原為Android Pay)也進駐台灣市場,強調只要搭載Android 4.1版本以上、具備NFC功能即可用於坊間支援NFC感應式刷卡機設備消費,或是透過網路輸入個人密碼即可完成支付。

但以實際應用來看,目前蘋果在台灣地區推行的Apple Pay依然有較高識別度,同時也有較多人密集使用,其中也與應用裝置普及、服務推廣,以及消費場景整合結果有關,現行已有不少消費管道已經開始整合Apple Pay,同時Apple Pay服務也陸續與各項iOS App、服務整合,讓使用者能以更簡單方式支付。

筆者自己在實際使用裡,已經開始習慣透過Apple Pay作為主要感應支付方式,同時在海外旅行時也多半會透過Apple Pay方式完成支付,進而可省去攜帶外幣零錢,或是擔心外幣不足等情況,另外也能減少持續拿出錢包頻率,藉此避免引來竊賊覬覦,或是在消費過程慌亂尋找錢包等不必要情況。除此之外,透過消費檢視回顧個人支出情況,對於記帳也有相當幫助。

只是以消費者使用模式來看,透過哪種消費方式除了以便利性決定之外,更包含各類消費模式所伴隨優惠、折扣情況作為考量,例如由LINE推動的LINE Pay,便因為與LINE服務整合、加上使用模式簡單,以及可享有LINE Points點數回饋,因此也吸引不少消費者使用,而近年持續更新的街口支付也強調與夜市、街坊等消費場景結合,加上提供線上轉帳等便利功能,同樣也吸引不少人使用。因此,即便Apple Pay與iOS裝置、Mac有深度整合,同時也廣泛應用在各類消費場景,若是要在台灣地區持續推廣的話,或許還是要持續加強在地促銷等推廣使用誘因。

若接下來蘋果能在台灣政府機構批准下,正式在台開放Apple Pay Cash功能,同時也接續讓Apple Pay能模擬台灣地區大眾運輸交通卡等功能,或許將能在iOS裝置高度普及情況下,再次讓Apple Pay服務使用率再次提昇。

4 則回應

  • 可是7-11還是只能用國泰刷🤔 悠遊卡快開放~
    2018-08-07
    • 現在也可以刷中信和玉山了~
      2018-08-07
  • 這篇的論點都是一些我們早就知道的事情,包括結尾論及開放Apple Pay Cash或是搭配悠遊卡,缺乏獨創的洞見。
    2018-08-06
  • 最安全的行動支付工具。
    201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