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觀點:IBM、七列鍵盤、小紅點 ThinkPad十四年回憶錄(中)

2018.07.27 08:20PM
Computer keyboard, Laptop, ThinkPad X1 Carbon, , Lenovo, Computer, IBM Personal Computer, Touchpad, LenovoEMC, , lenovo thinkpad logo, computer keyboard, font, technology, space bar, electronic device, brand, automotive exterior, logo

前情提要:「癮觀點:IBM、七列鍵盤、小紅點 ThinkPad十四年回憶錄(上)」。無獨有偶,Lenovo在2006年恢復邀請台灣的小黑重度用戶至神奈川大和市的Yamato Lab參訪,除了對信徒傳教洗腦外,也趁機了解我們這些「大膽刁民」對產品設計的意見。

Display advertising, Display device, Lenovo, , Advertising, , IBM, Signage, Adapter, Fan, lenovo adapter fru 04w3765, advertising, signage, building, sign, facade, display device, sky, display advertising, IBM DB2, Lenovo

當時已經參加過一次的TPuser站長,詢問筆者是否有意願共襄盛舉時,當然是當下義不容辭的刷好機票和旅館了。拜託,難得可以在研發團隊大頭前慷(ㄆㄧㄣ)慨(ㄇㄧㄥ、)陳(ㄅㄠ、)詞(ㄩㄢ、)的難得機會,怎麼能放過呢?

2010年10月20日,筆者為了抱怨x201會有鍵盤下陷的毛病,就當著全場展示塞滿名片「防震」的自用x201,以及x300「小太刀」系列機身與鍵盤塗裝容易被刮傷的缺點(連GATSBY溼紙巾滑過都可以留下刮痕,非常扯)。

過沒多久,x220就以犧牲9.5mm厚度硬碟相容性為代價,追加了鍵盤的底層支撐結構。只是萬萬沒料到,這只是一場大風暴前的迴光返照。

Technology, Job, official, official, technology, suit, job

總之,2006年10月13日就踏入了商用筆電的聖地,進行一整天內容豐富的見學行程,從大綱可以看到,包含了產品系列的軟硬體技術細節、重中之重的鍵盤設計、開放研發團隊與花大錢從台灣飛到日本「相見歡」的座談時間等,更有幸數次與「ThinkPad之父」內藤在正先生與「鍵盤博士」堀內光雄先生交流並合影,堪稱筆者人生超過50次日本旅行中最難忘的回憶。

坦白講,除了從活動簡報首次見識到國際級的技術行銷,更重要的是,沒有對自己的技術有足夠的自信,天底下沒有哪間廠商膽敢舉辦這樣的活動。很不幸的,這剛好就是台灣廠商極度欠缺的能力,當筆者日後離開媒體圈轉戰業界後,對此感觸就更深了。

Display device, Font, Computer Monitors, display device, text, font, technology, display device

更不可錯過的是:ThinkPad外觀的起源「松花堂」便當!聽說這便當可不便宜啊,所以當然是吃免錢的。

當年IBM某位反骨的德國人納悶「為何電腦不能是黑色的」,然後ThinkPad又是電腦史首次採用彩色LCD螢幕的筆電,所以「一打開後就五顏六色」的日式高級便當,就成為日後被穿鑿附會的小黑外觀起源。

Japanese Cuisine, Breakfast, Chopsticks, Dish, Flavor, Cuisine, 5G, dish, food, cuisine, dish, meal, tableware, breakfast, asian food, chopsticks, recipe, japanese cuisine

萬萬沒想到的是:日後ThinkPad的產品發展,讓筆者在2006、2008、2010(之後搬離神奈川)、2012 、2015,從神奈川大和市到橫濱市港未來,連續拜訪了五次Yamato Lab,從滿懷希望到逐漸絕望,直到2015年看見了來自隧道盡頭的曙光。

最大的動亂起源,莫過於2012年,ThinkPad全面放棄傳統七列鍵盤,轉向「類Apple」六列豆腐鍵,Lenovo內部簡報對於七列鍵盤死灰復燃這件事,竟然還強烈的用上 “By No Means” 斷然拒絕,而ThinkPad完全失去「大和魂」,更和2012年Intel全力推動Ultrabook、微軟推出界面塞滿磚塊的Windows 8,脫離不了瓜葛。

更諷刺的是,當年那位講出 “By No Means” 的老兄,竟又成為推動七列鍵盤復刻機的最大推手,而他已經退休了,留下了一個「下一台七列鍵盤機究竟在何處」的未解難題。聽說他的姓名翻譯成中文叫做啥大衛山峰的,算了,不重要。

講的更白一點,筆電產業從此失去多樣性,被Apple MBA的成功嚇到陣腳大亂的Wintel陣營,絕對要負起最大的責任,跑不掉的。Windows 8與Ultrabook的結合,竟還妄想推動觸控螢幕的普及,簡直是一場大災難。微軟為了自家筆電暗中鋪路,限制開放部份底層API,讓頗受好評的ThinkVantage逐漸邊緣化(因為作不下去了),更是罪無可逭。

尤其是Intel的技術行銷和業務開發團隊,老是看到某個客戶做出了好像很好賣的產品,就只想發懶「建立生態系統」再用行銷回扣逼迫大家東施效顰。今年Intel總算放棄了Ultrabook認證規範,結果又傳出Apple想讓Ultrabook的抄襲對象MBA復出的小道消息,個人電腦發展史上要找到比這更蠢的鳥事,還真的是蠻困難的。

Apple的筆電能夠成功,難道只是因為外型和輕薄嗎?唉。怎麼參不透呢。

繼續閱讀:IBM、七列鍵盤、小紅點 ThinkPad十四年回憶錄(下)

資料來源

1 則回應

  • cost down 是台灣廠商金神 轎奧

    我用的第一台NB IBM thinkpad 600 是我認為 到目前為止 最好打的鍵盤
    目前還在用T400+advance docking 當個人的上網機
    201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