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日前為了新興市場對於手機電力的需求,推出 ZenFone Max 系列,而稍早也在台灣推出系列中的新機種 ZenFone Max Pro ( M1 ),而這款機種也是搭載 Google 原生 Android One 的機型,主打能達兩天的高電力,這對於一些不追求超高性能、但求手機可單純、高電力的消費族群有相當高的吸引力。
ZenFone Max Pro 延續此系列近期金屬機背與機身後方指紋辨識的風格,上下方採用聚碳酸酯天線蓋,搭載 6 吋 FullHD+ 18:9 窄邊框螢幕,螢幕佔比達 83% ,搭配 2.5D 玻璃,強調機身與過往 5.5 吋機種類似;略為可惜的是 ZenFone Max 的傳輸與充電介面維持 MicroUSB ,而非較新穎的 USB Type-C ,另外也僅有 2.4G 單頻 WiFi ,不支援 5GHz WiFi 。
另外華碩也標榜這款手機搭載了五磁揚聲器,以及搭配來自 NXP 的智慧擴音機技術,在音量的表現也較過往 ZenFone Max 系列機種更大聲、更清晰,不過也因為原生介面關係,並不像以前可透過華碩的附加 app 進行音效模式的調整。而這款機種也具備獨立三插槽設計,不用遷就記憶卡或是第二張 SIM ,並且已經支援 4G +4G 雙卡雙待。
配件部分,提供了軟質透明保護套, 5V 2A 變壓器, microUSB 充電與傳輸線,入耳式耳機(沒意外應該仍為 1More 代工?)等,對消費者應該算是不用再額外購買太多配件。
核心採用高通新一代 Snapdragon 636 平台,提供 3GB RAM + 32GB 儲存與 6GB RAM + 64GB 儲存,電池高達 5,000mAh ,而這次測試的是 6GB RAM 搭配 64GB 版本,較 3GB RAM 版本多了 NFC 機能,性能表現符合多數情境,對一般遊戲娛樂也相當夠用,唯獨比較奇怪的是不知為何在 3DMark 的機器視覺與電池測試項始終無法完成。
這款手機最大的賣點,在於超大型的電池與乾淨的原生介面,對於不喜歡手機預載大量 app 的消費者絕對是利多,不用擔心特定的預載 app 導致手機不順暢,雖說原生介面少了自製介面的特色,不過原生介面的設計也不難理解邏輯,也省下較多的儲存空間給消費者能夠安裝較多軟體或拍攝更多照片,此次華碩也僅提供錄音程式、 FM 收音機與計算機三項附加 app 。
雖然此次 ZenFone Max Pro 乍看下還是配置了雙主相機,但其 5MP 相機並不能手動切換作為拍照使用,而是做為景深模式的測距鏡頭使用,而 8MP 前相機則具備柔光的 LED 閃光燈設計。
ZenFone Max Pro 介面部分也較華碩過往機種不同,除了提供自動與多個手動切換的情境模式、濾鏡色彩以及專屬的及時景深拍攝外,並未搭載專業模式,同時閃光燈的切換也需要從設定中開啟,不像一般手機拍照介面直接有快捷鍵可以切換閃光燈。
雖然雙相機當中的第二鏡頭僅提供景深測距,不過比起先前測試過搭載超廣角 5MP 鏡頭的機型來說,其實實用性也不盡理想,當初在接觸那些機種也鮮少以超廣角鏡頭拍攝,畢竟影像品質落差太多,以當今對手機拍攝的要求這樣的品質已經是較難接受的,不如保持全部使用主相機。
較之前的 ZenFone Max 系列, ZenFone Max Pro 雖還是維持缺乏 5GHz WiFi ,不過除了處理器提升外,這款新機的螢幕解析度也達到 FullHD+ ,不像先前的 ZenFone Max Plus 還維持在 HD+ ,在視覺上也更為舒適、細膩,搭配 5,000mAh 的電池,確實在續航力方面有不錯的表現,另有 NFC 需求, 6GB 版本也提供了 NFC 。
在目標對手方面, ZenFone Max Pro 將正面迎擊規格很類似的紅米 Note 5 ,同為 6 吋 FullHD+ 螢幕搭配 Snapdragon 636 的情況下,而假想對手搭載電池僅有 4,000mAh ,卡槽為 3 選 2 設計,由於使用 MIUI ,會有較多個性化功能,而雙主相機可切換進行拍攝,像機介面也有較豐富的功能,此外也支援萬用紅外線遙控器與 5GHz WiFI 。
至於 ZenFone Max Pro 的特色則在於電池容量更大,原生介面清爽且可即時獲得 Google 第一時間的安全性更新、系統升級等優點,此外卡槽為獨立三卡槽設計,對於同時需要更大容量與雙 SIM 的使用者亦有更高的彈性,高規版本也額外多了 NFC 功能,搭配指紋辨識後,對於希望能得到行動支付應用或是與裝置快速配對的使用者也便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