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了解 PLA 角度來談為什麼我支持甘蔗吸管

by atticus
2018.07.27 05:43PM
Tree, flowerpot, flowerpot, plant, tree

從明年(2019年)七月開始,所有店家的「內用」飲料都不能再提供吸管,對於更需要吸管的外帶飲料以及手搖店,其實影響不大,全面禁止。但在媒體和社群瘋狂轉載消息的情況下,大部分民眾都以為明年就不能再用吸管,加上前陣子有海龜被吸管刺傷的畫面震撼到人們,引起瘋狂討論吸管的現象級話題。

在不知道情況下,每個人都在尋找對吸管的解決方法:

  • 鋼製吸管但有內部清洗的問題
  • 玻璃吸管有容易摔破的問題不好攜帶

這時候「甘蔗吸管」橫空出世了,從甘蔗渣提煉出來的天然產品,可放心使用不必擔心,用後也好分解,完美的解決了現行塑膠吸管的問題。除了解決「環保」問題,媒體又繼續加上了「中國廠商想盡辦法買斷卻被拒絕」的商業情境,讓甘蔗吸管又被媒體捧成了救世主。

 

這個世界到底是多需要超級英雄來救世,連吸管也想需要一個無敵的產品。

 

有媒體質疑甘蔗吸管其實用了一種聚乳酸(PLA)的成分,這個成分其實是一種生質塑膠,並沒有那麼好分解,台灣現行的回收系統也無法回收 PLA 產品,所以用了甘蔗吸管等於用了一般吸管無異,請民眾不要被蒙蔽。

根據關鍵評論網文章「「可分解餐具」出了實驗室就變「假的」,你還在用小麥碗筷、玉米刀叉嗎?」提到,PLA 聚乳酸來自這些植物的澱粉:將澱粉分解成葡萄糖後,讓糖精發酵產生乳酸,再將乳酸聚合、聯結起來,便形成具有韌性、可受熱塑形的聚乳酸。韋恩的韋恩的食.農.生活粉絲團也清楚分析出 PLA 的來源來自植物,在合理的環境下可分解成二氧化碳,但現在階段比較適合燃燒而不適合掩埋。

PLA(聚乳酸)在高濕度、高溫情況下,會同時「水解」跟「熱降解」變回無毒的乳酸,最後化成水及氣體,返回自然。所以純PLA是沒有問題的。所以 PLA 根本就是一個好東西,只是台灣的回收能力還不足,這個問題可以討論台灣回收的能力,責怪甘蔗吸管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了。

就像前陣子有一個議題在討論,大部分的回收物品回到垃圾場,卻最後全部倒在一起,喪失了回收原本的意義,但其實這樣的說法掩蓋了回收這件事,本身就提升了整理垃圾的效率的美意。

另一方面,甘蔗吸管焚燒完全不會對環境有傷害,那把一般的塑膠放到塑膠袋最後焚燒,以及把甘蔗吸管丟進一般的塑膠袋焚燒,是不是甘蔗吸管比較好呢?這就好像除了廁所以外我們用完衛生紙,都必須把衛生紙丟到一般垃圾袋後燃燒處理,不論用量如何大,我們不會對衛生紙感到有環保壓力。

甘蔗吸管就是帶我們到這個位置,我認為甘蔗吸管正扮演著,在解決終極環保問題時前進的良好推手,我們應該支持這個良好推手,而不是一直隨著媒體的角度追捧送上神壇,看到了 PLA 這幾個字又馬上將這款好產品拉到地獄當中。

 

Web page, Product design, Design, Material, Brand, Product, Line, Font, World Wide Web, web page, text, product, line, font, area, material, web page, document, brand, media

會有聲音質疑 PLA,是為了改變PLA製品無法受熱的問題,大多數的廠商會將PLA和傳統塑膠PP混合,以增加製品的耐熱性跟持久性。但甘蔗吸管的製造商已經貼出實驗結果:甘蔗吸管用的是純 PLA和甘蔗渣混製,不含不含5P塑料。

所以對我來說,不論鋼造吸管、玻璃吸管或者是甘蔗吸管,都扮演著愛護環境良好前進的角色。也給商家一個選擇的機會給消費者,明年就算在春水堂內用珍珠奶茶,都可以提供甘蔗吸管來飲用,不是很好的解法嗎?

而在這個進程中,不論是台灣回收升質塑料的能力提升,還是甘蔗吸管的廠商有開發出更好的產品可回收的產品出來,那就是很好的接力了。與其矇眼將甘蔗吸管捧上神壇或打到地獄,不如了解清楚甘蔗吸管在先階段產品的定位,以我的角度來說是非常認可的。

 

Screenshot, Line, Angle, Brand, diagram, text, font, line, product, area, diagram, document, number, screenshot, angle

最後以行動作結論,我也買了甘蔗吸管,在太太和我的背包中放了幾根,任何需要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用,這是減塑的第一步,而不是跳耀性的最後一步。

 

夏天好熱,癮科技同事們下午都習慣一起點飲料喝,那就用甘蔗吸管來取代塑膠吸管吧!

49 則回應

  • "另一方面,甘蔗吸管焚燒完全不會對環境有傷害"
    ??????
    2018-08-01
  • 無論是PLA抑或甘蔗吸管,現階段幾乎是進焚化爐去~
    2018-07-31
  • 是收多少這樣一直洗啦
    2018-07-29
  • 回歸一個根本問題在於~看看外面賣甘庶汁的一旁為什麼沒有任何蒼蠅在飛?就知道有多毒了!
    2018-07-29
  • 包包裡放的難道不能是不鏽鋼吸管,每次使用完回家清洗後得以「重複使用」,甘蔗吸管雖然解決了不含5P材質,但依然有「增加垃圾量」的問題,他終究要進入垃圾掩埋或焚化階段,造成已經滿載的掩埋場繼續滿載。
    真正解決環保的問題應該是改變民眾的消費及使用的習慣,而不是竭盡所能想要「發展出其他替代的產品」!
    2018-07-28
    • 說得十分有道理,很多人只著眼"可分解",但"可分解"並不代表環保,一樣對地球環境做成傷害。
      2018-07-30
    • 100%支持這句話「真正解決環保的問題應該是改變民眾的消費及使用的習慣」。但是沒必要否定這個產品,當你沒辦法快速改變整個世界的價值觀時,這項產品有助於永續,
      2018-07-29
  • 光是看到廠商閃爍其詞,不正面回應PLA,甚至最後把PLA相關詞彙修正,就對這間廠商沒信心了。如果真的沒問題,正面回應就好,幹嘛做一些小動作。
    2018-07-28
  • PLA很難自然分解、在台灣回收不易,但好好當一般吸管丟進垃圾桶進焚化爐的話,焚化爐燒起來比較輕鬆阿~
    甚至進掩埋場的話也是比塑膠吸管好分解吧?
    然後所以是要反什麼?
    反說進了海洋還是會插入海龜鼻子或是讓鯨魚吃了不開心嗎?
    但其實這是另一個大哉問阿~ 大家幾乎都有好好丟垃圾進垃圾桶,那為什麼海裡面那麼多垃圾?
    2018-07-28
  • 業配文………
    2018-07-28
  • 其實我有疑問,如果成了海洋垃圾之後進到食物鏈的肚子,肚子會分解嗎?
    2018-07-28
  • 整篇根本像業配的信仰文,根本一點科技思維都沒有。

    不能分解的PLA製品,對環境來說跟其他塑料製品一樣污染,沒有所謂減塑環保的意義。

    用點腦再發文好嗎?
    2018-07-28
  • 義大利麵當吸管最環保好不
    2018-07-28
  • 店家要大量採購甘蔗吸管來替代塑膠吸管沒什麼問題,
    可是不斷的跟一般大眾宣傳這個很環保,
    可以買來拋棄使用,覺得很莫名其妙,
    這就好像店家不提供免洗筷,
    為了避免無法用餐,就鼓勵大家在自己的包包放了好幾雙免洗筷,
    這是哪種比較環保?

    問題一直都不是在『甘蔗渣是什麼材質?』
    而是這不過就只是環保一點的免洗吸管,
    為什麼宣傳要造成一種大家可以買了帶在身邊的感覺,
    如果民眾都要自備吸管了,為什麼不是帶非拋棄式的環保吸管,
    而是繼續用一個拋棄式的餐具?
    2018-07-28
    • 所以我們要用哪個? 塑膠吸管,甘蔗吸管,鋼鐵吸管,玻璃吸管?
      2018-07-28
  • 先不管PLA怎麼樣,這家廠商的不誠實與避重就輕、大打太極拳和謊稱自己有專利等等行為,就差不多可以歸類在頂新那種等級了。
    2018-07-28
    • 所以我們要用哪個? 塑膠吸管,甘蔗吸管,鋼鐵吸管,玻璃吸管?
      2018-07-28
  • 燃燒後製造更多的溫室氣體 只講一半的資訊好棒棒
    2018-07-28
  • 這篇文章的作者並非以實際提出數據說話的方式證明自己的論述,對材料或廢棄物處理稍微有點了解的人都可輕易看出作者對於此議題各層面的認知都可悲地不足,但仍不懈地大肆宣揚自己的『個人意見』,為這個充斥著錯誤訊息的資訊爆炸社會又添了一篇棄之也罷的文章
    引述文中一錯誤連篇地刺眼的段落:『PLA(聚乳酸)在高濕度、高溫情況下,會同時「水解」跟「熱降解」變回無毒的乳酸,最後化成水及氣體,返回自然。所以純PLA是沒有問題的。所以 PLA 根本就是一個好東西,只是台灣的回收能力還不足,這個問題可以討論台灣回收的能力,責怪甘蔗吸管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了。』
    PLA必須在相當嚴格的條件下,方能分解,垃圾掩埋場不行,自然環境裡當然更不用提了。然而能夠處理PLA分解的工業堆肥場別說是台灣,放眼世界的都市也寥寥可數,也就是說不管在世界上的哪個角落,PLA都不能算是個好東西。此材質已普及的歐美近來慘痛地認知到這個問題,與生質塑膠相關的研究也不斷產出,這些研究指向單一的結論:PLA無法自然分解
    我從不認為台灣沒有而國外有的制度或方法就必定比較好,在PLA的使用上我很感謝台灣還未普及,否則我們只是多了一個和傳統石化塑膠一樣無法自然分解,卻又無法像石化塑膠一樣可被回收的燙手山芋
    2018-07-28
    • 所以我們要用哪個? 塑膠吸管,甘蔗吸管,鋼鐵吸管,玻璃吸管?
      2018-07-28
  • www.fhm.com.tw/article?id=25942
    海龜照樣被插死,以回收成本,自然分解考量,我想甘蔗吸管不是個好解答
    2018-07-28
  • 1.很簡單的有或沒有的問題, 廠商都不能立刻的說不清楚, 大概背後還有滿多的問題;
    2.若是推說台灣回收能力不足, 那, 不管是用什麼樣式的吸管, 都有可能被丟棄到大海裏去危害動物;
    3.已經是很簡單製程的一般吸管, 要改用這偉大的環保吸管, 請問這加工製程, 到底消耗了多少能源和資源? 從生產到丟棄, 所謂的CO2排放量, 會比較少?
    4.減塑的方法很多, 不是用了甘蔗吸管就是很環保, 更不是配合政府限制使用政策就是無敵...
    2018-07-28
  • 發文者何不瞭解一下現行市面上PLA和臺灣的回收機制才發文?
    純PLA分解與堆肥化,除了溫度濕度要注意外,微生物也是關鍵點,
    並且如果你文內有提到PLA的質疑點之一是因大多數的廠商會為了增加PLA等生質型塑膠強度而混合PP之類的石化塑膠,
    普遍的生質型塑膠成為複合式材質了,環保署為何要為生質型塑膠開放入廚餘回收啊?
    污染廚餘後毀掉整個堆肥場嗎?
    另塑膠材質編號實施很久了,以7號other不說,能落實按照1-6標示分類的人不用數據我也相信比例非常不多,

    另外這家廠商有趣的還有在宣傳影片動畫段落地方提及用傳統吸管會喝進DEHP(及俗稱的塑化劑),
    現行石化塑膠吸管材質如PP/PE等製程中根本無須添加DEHP, 會添加DEHP的石化塑膠材質e.g.:PVC,不被使用在接觸食品上已是普遍認知, 而DEHP也不僅是作用在塑膠上,

    (pansci.asia/archives/4765
    劑量決定毒性――務實看待DEHP事件)

    就像戴奧辛不是燒所有塑膠都會產生,你只要溫度不夠/東西燃燒不完全等,燒非塑膠的東西也有機會產生戴奧辛。
    所以如此篇項下Rex Chang網友留言,廠商誠信問題與資訊的正確性是讓人充滿困惑的。

    我也是覺得毋須運用恐懼行銷把什麼錯都推在石化塑膠上與政府上且將其拖往地獄,
    不推崇石化塑膠,但錯誤資訊更應該詬病。
    還有對應於回收問題,廢棄物的源頭減量更為重要且需要關注。

    #這次怪政府怪回收機制我覺得不行😡
    #科技之前個人更相信科學
    2018-07-27
    • 所以我們要用哪個? 塑膠吸管,甘蔗吸管,鋼鐵吸管,玻璃吸管?
      2018-07-28
  • 改變飲食習慣吧⋯⋯少了用吸管邊走邊吃當減肥人會瘦⋯⋯生活太方便也不是件好事。
    2018-07-27
    • 也是
      改變習慣
      若不習慣會少喝
      減少垃圾及醣類飲料對人體的傷害
      及減少國人疾病

      以前也是沒用吸管喝豆漿
      為了方便有了吸管
      遇熱也不健康👍
      2018-07-28
  • 會拿吸管的耐熱度作文章的,真想抓他來用吸管吸熱咖啡
    2018-07-27
  • 這個👄...
    2018-07-27
  • 請問小編買到的產品 包裝上是否有標示 七號塑膠分類標示
    2018-07-27
  • 為何不推通心麵吸管!?
    2018-07-27
    • 關鍵字 義大利麵吸管
      2018-07-28
  • 就是有些不繡鋼吸管的廠商,玻璃吸管的廠商眼看生意被搶眼紅啊!國外都大規模回收不繡鋼吸管了,因為衛生問題及衛生問題,國外都已經發現問題,國內還硬要推有對環境更有善的東西出來又要去攻擊人家,這就是台灣的惡劣廠商呀
    2018-07-27
    • Chi-yang Chang欸等等我以為你是在回我😭(笨蛋
      2018-07-27
    • 我都自己帶阿,有甚麼問題嗎
      2018-07-27
    • 自己帶沒有很困難吧?
      2018-07-27
    • 目前可重複使用的吸管存在安全性的問題還無法解決,我不敢一遍走路一遍用不鏽鋼、玻璃吸管,或在車上用。
      2018-07-27
    • 一次性用吸管PLA 等於一般塑膠吸管垃圾 lol
      2018-07-27
    • 甘蔗吸管通常是一次使用......跟塑膠吸管一樣
      2018-07-27
    • 講得好像甘蔗吸管不用洗?
      2018-07-27
    • Chi-yang Chang 真的嗎,哈哈哈你確定店家會確實清洗,店家的筷子,湯匙,碗很多都還油油的,那個看的到還能擦,還能拿去洗,但吸管呢?
      2018-07-27
    • 有洗不會有衛生問題阿
      2018-07-27
  • 只要沒辦法全面執行回收,就是要用可分解材料,減少環境負擔不是嗎?
    2018-07-27
  • 這個「個案的問題」不出在「PLA是不是好東西」上,而是「這個廠商從一開始到底有沒有老實」?

    他們家的網站從GOOGLE記錄可以看出來,原本相關產品都是有說明PLA,到了新聞出來前「關鍵的PLA」都不見了,不只MED PARTNER洽詢過,但業者從不正面回應「蔗渣吸管到底有沒有PLA」。

    第二是「專利」問題,這是智財圈很關注的事情,新聞第二天我自己就上智財局資料庫去爬,這全都是公開資訊,「當時沒有甘蔗渣吸管」相關專利存在,他「個人」名下持有的專利是蔗渣纖維做「環保筷」的專利,但是坦白說這個專利提到的技術跟流程在國外…嗯…

    PLA好不好正反論述很多,「但這真的不是有沒有用PLA而是誠信的問題」。
    2018-07-27
    • 塑膠產品對人體有害,應該是發生好長一段時間了,可否請政府、廠商、作者說明一下,配套措施為何?賺錢請有良心的賺錢,不要只說優點,要人民多花錢、藉著環保的口號,卻沒有實質上的作為及後續解決辦法!!
      依據內文所提:「海水中分解速度與吸管在魚體內消化程度的研究,結果反應良好。」。請問吸管丟到水中及魚體內的分解速度是如何[反應良好]?魚用咬的就立刻分解?在海中及魚體內多久時間分解??海洋中又不是只有魚一個生物;還有其牠生物!就算短期不會造成影響,那長期影響呢??
      就像之前的食安事件、三聚氰胺、塑化劑....等等添加物,就是我們人類貪方便,N年後自食惡果的也是我們人類自己!!
      我相信廠商應該也是有心想為環境出點力,但是如果要掩蓋事情又試圖使其合理化,這就是不應該也不對的事情!

      內文中提到:[台灣國內並沒有關於塑膠吸管替代品以及詳細的檢驗標準。]如果廠商有心發展經營產品的延續性,那就應該更嚴謹、多參考、鑽研各方面資訊儘量以高標準作業,賺錢也心安理得,不然就會像是頂新第二出現!

      (部分內文)
      100%植製成吸管的甘蔗渣純天然,就連 PLA 都選用樹薯澱粉,避開基改玉米,且經混煉後的植物纖維聚合顆粒加工成形性佳,無須再額外添加塑料助劑。

      甚至,在甘蔗吸管出產的時期,台灣國內並沒有關於塑膠吸管替代品以及詳細的檢驗標準。 創辦人黃千鐘並不就此上市販售,反而主動將產品送到 SGS(台灣食品承裝容器標準)做相關檢驗。另外,甘蔗吸管也送到海洋大學的實驗室中做兩個項目的評估,海水中分解速度與吸管在魚體內消化程度的研究,結果反應良好。
      2018-07-28
    • 身為一個新聞出來前就看過訪問裡有寫PLA的人提供一下資料。

      這是7/10的訪問。著實的寫出含有PLA ,這應該是跟這邊認為業者隱瞞是不一樣的狀況。

      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8/07/10/100-recycled-straws/

      (文中提到)
      100% 植為了做出純天然的甘蔗吸管,特地在材料製程下功夫

      100%植製成吸管的甘蔗渣純天然,就連 PLA 都選用樹薯澱粉,避開基改玉米,且經混煉後的植物纖維聚合顆粒加工成形性佳,無須再額外添加塑料助劑。
      2018-07-28
  • 可以咬嗎 我愛咬吸管
    2018-07-27
  • 不是最環保但是已經比較環保了
    2018-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