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近期利用X光與電腦斷層掃瞄,發現奈良法華寺中文殊菩薩內藏了約180件鎌倉時代(1192年-1333年)的文物。早年佛教有製作佛像時,在內部放入舍利子、經文等文物的傳統,稱之為入藏或裝藏。
內藏180件鎌倉時期文物
在這尊文殊菩薩中,透過X光可以看到頭部約有30件文物,包括裝載舍利子的容器,身體部分則有約150件的經文等文物。由於是收藏在密閉環境,這批鎌倉時代的文物可能會保存相當完整,但這批文物必須破壞佛像才能取出,該不該取出?又該如何取出是個重大的課題。
▲X光圖可以看到頭部與身體皆有大量的文物,推測是舍利子與經文等文件。
文物取出與否引起討論
一般認為從底部取出能保存佛像的完整性,並能加以修補維持原樣。但也有一方人認為,裝藏的文物屬於佛像的一部分,就像人體如果沒了內藏器官就不是個完整的人,因此認為不該取出文物。你認為是否該為了學術而打開佛像取出文物?還是維持原狀直到自然損壞再取出呢?
34 則回應
舍利子這類實體的也可以先拿出來確認是誰的,然後原裝封回,反正都是文物,塞一起就只需要注意佛像就行,方便多了。
佛經正正就是弟子怕忘記佛陀在世時的話,而集合各自憶述編集而成
太過忌諱佛像的存在就搞錯了事情
造像只是一種紀念的形式
今日知道他是用來保存思想的話, 佛像的責任已盡, 工匠的功德圓滿
你不去打開就保持佛像一個
無對與錯
佛像只不過偶像
壞了就壞了, 刻意要形式主義就... 用3D掃描吧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