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的攝影課(五)更進一步,關於色溫與白平衡

by euyoung
2018.06.22 02:58PM
Tokyo, Photographic film, She Says, Cover version, Photograph, CP+, Nippon Travel Agency, City, electronic device, technology, product, city, 東京,攝影電影,她說,封面版,照片,CP +,日本旅行社,城市,電子設備,技術,產品,城市

上一回的掌心攝影課,我們從基礎重新開始,說了一些關於對焦點還有曝光補償的小技巧跟時機。

那麼這一回,我們更一步來說說白平衡與色溫對照片的影響。

我們的環境中充斥著各種不同的光線,這些光線有著不同的色溫,也因此數位相機跟手機在進行拍照時,經常需要對這些光線進行校正,才可以呈現出正常的白色。

而進行校正的這個方式跟程序,我們稱為「白平衡」。

一般說來,如果你是在智慧型手機拍照,在基礎(也就是自動模式下),白平衡的校正跟設定都是自動的,以目前的科技來說,我們不太需要去擔心白平衡的修正,大部分都算準確。

但是,如果是在比較容易誤判的場景,像是在採用昏黃燈光的室內,我們拍攝美食、聚餐時的人像,照片經常就會出現偏黃的誤判。

這個時候,我們的手機或者相機,如果能手動調整白平衡的話,便可以得到更正確的顏色。

現在的Android智慧型手機廠商都相當注重攝影這個功能,因此在自動模式下,都還會有手動模式,手動模式能控制的部分不等,但多半會有調整白平衡的選項。

而採用iOS的iPhone,目前來說原廠預設的相機APP,並沒有調整白平衡的選項。這時候我們需要仰賴第三方APP,像是ProCamera,來進行調整。

不管是Android或者是iOS,也不管有沒有能夠調整白平衡的選項,我們同樣都可以在手機的APP中,在拍攝後進行調整,這部分我們也將在後續的掌心攝影課介紹,不要錯過了喔。

在白平衡之外,我們還有一個觀念需要稍做瞭解,關於色溫,那又是什麼呢?

代表的是光線呈現出來的「顏色溫度」,單位是K(Kalvin)。K數較高,代表的是溫度越高,因此展現出來的是偏藍色;K數較低,代表的是溫度較低,展現出來的是偏黃色。但是我們在相機跟手機上的調整剛好相反是相反的,因為如果你在設定上選擇像是3000K的低K數,代表的是我們告訴相機目前光線偏暖偏黃,因此相機跟手機本身是往另外一方向(偏冷)去修正。不過,我們不用那麼擔心這些繁瑣的觀念。現在手機跟相機都是所見即所得,到調整的選項,一樣直接調整到我們覺得照片可以的狀況就可以了。

另外,如果還不確定K數的調整,其實多數手機跟相機如果能調整白平衡,也會預設一些選項可以使用,像是自動白平衡、鎢絲燈、晴天、陰天…等。直接根據光源設定就可以囉。我們常見,最容易遇到需要調整白平衡的場合大概就是飲食、咖啡廳了,這些場合的光源多半是人造光源,很容易有偏黃的狀況。不過,在完全的偏黃,跟精準校正之間,還是有微調的空間,這是因為偏冷偏暖的照片顏色,也會影響我們對照片的觀感。舉例來說,下面這張照片,校正過後的照片,你難免會覺得太過理性,顯得比較沒氣氛。

▲相機自動白平衡的呈現,校正白色的同時保留些許黃光,仍有在餐廳的氣氛。Asus Zenfone 4 Pro拍攝。

▲相機校正後,畫面顏色顯的精準,但相對來說少了些在餐廳的氣氛。Asus Zenfone 4 Pro拍攝。

我們在什麼時候還會有需要調整白平衡的時候呢,晨昏就是一個相當適合手動微調的場景,透過調整如果我們能讓照片顯的比較黃比較偏暖,也更能展現出夕陽、日出的溫暖氣氛。

▲白平衡誤判的狀況,畫面偏冷,雖能展現出藍天的顏色,但是卻沒有日落的感覺。Sony XZ2拍攝。

▲我們往畫面偏暖調整,整個畫面馬上就呈現出我們腦海中夕陽應有的華麗橙紅。Sony XZ2拍攝。

另外,畫面的白平衡其實也會影響我們對顏色的看法,像是拍攝秋天的楓紅這類題材,如果也能往偏黃偏暖去調整,其實也更能展現出滿山遍野的紅葉。

▲精準呈現的山林顏色。HTC U11拍攝。

▲往暖色調調整,更顯出滿山遍野的楓紅。HTC U11拍攝。

另外,什麼時候會用到偏冷的色調呢?
如果我們想強調藍色,像是藍天時,稍稍往藍色調整,可以獲得更好的呈現;此外,都會裡面的夜景、科技感的建築,都相當適合偏冷的調整。

▲相機自動調整白平衡,華為Mate10 Pro拍攝。

▲往冷色調調整,建築更顯出科技感。華為Mate10 Pro拍攝。

其實照片的整理色調,都會影響我們對於畫面的感覺。偏藍偏冷,比較容易凸顯科技感、理性等等想法;偏黃偏暖,則比較容易有溫暖、和煦的感覺。作為基礎的觀念課程,這一回的掌心攝影課,介紹白平衡與色溫的部分就到這裡。

在後續,不管是APP的調整教學,或者美食、咖啡廳內的拍攝,夜景的拍攝…等等,都會用到這個觀念。我們一步一步的會往實際拍攝去介紹,希望可以帶著你用手機完成諸多好照片,那麼,我們下一回的掌心攝影課再見囉!

▲Olympus PEN F拍攝,都會內的科技感夜景。

▲Olympus PEN F拍攝,現代與傳統的融合。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