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曜科技集團在電子紙、電子標籤、電子書等有相當多的運用,而其子公司西伯則是在廣告看板、公車站牌甚至到醫療院所有更多層的運用,今年5月在台中榮總正式將電子紙的產品引用在住院病人的藥盒分類、床頭掛牌、病歷與醫囑快速讀取以及點滴記錄等資訊。進而落實做到給藥三讀五對的程序,避免給藥錯誤造成更大的傷害。
電子紙標籤運用在藥盒分類中
在住院病房中都會將住院病人的藥物整理在一個醫藥車上,護理師需要手動更新標籤,每天輪班的護士則是針對標籤上的名字分配醫生開立的藥物,若是字跡太潦草或是藥物有特別注意要冷藏等訊息,就很容易在分配藥物或是給藥的時候出現錯誤,因此電子標籤可以將住院病人姓名等資料清楚顯示,醫院後端也可以針對不同病人給予客製化的訊息提示功能,每個標籤都有各個病人的QRCode碼,掃描後即可知道該病人需要注意的地方或是醫生開立的醫囑又或者是病人相關病歷,呈現的內容則是看醫院給予觀看者的權限以及資訊。
▲病房護理師會推著藥車到各房進行給藥動作。
▲標籤上的資訊醫院後台可自行設定,護理師可掃描QRCode觀看更詳細的資料。
運用在病房上的個人基本資料
在病房內的病人個人資訊等訊息也都可以透過電子紙個別化管理與呈現,以往在病床上的資訊大部分都是由護理師或醫師手寫上去,字跡難免會有容易造成誤認的情形發生。但透過電子紙的管理,不僅較清楚明顯,電子紙也可以做到重要訊息提示等功能。
▲住院病人的床頭都有每個人的基本資料,透過統一管理可有效呈現病人資訊。
▲特別重要資訊可用紅色底作為標記,或使用其他方式註記,呈現方式都可客製化。
NFC感應可有效將資訊傳遞給其他人或其他診間
使用點滴時會註記何時提供的點滴,使用哪種點滴,劑量發送的速度等,如果施打過程中要額外新增其他藥物,則是潦草的用黑色簽字筆寫在點滴袋上。而這次的電子紙則是加裝了NFC功能,護理師在手機的App上輸入相關資訊後再用NFC感應,資料就會顯示在電子紙上。
同樣的NFC功能也使用在病人的個人吊牌上,例如在急診的病人目前做了哪些處置,還有哪些該做的處置尚未完成,需要被送到哪個病房或開刀房等訊息,護理師同樣在手機上輸入好資料後,再把資訊透過NFC功能傳輸到病人身上的吊牌,減少資料不完整、重複核對的繁瑣作業時間、病人誤送等尷尬的情形發生。
▲點滴上的掛牌可清楚呈現用藥資訊、時間等,掃描QRCode還可以呈現病人資訊。
▲病人身上的吊牌可以顯示目前病人該做以及未做完的程序。
問券統計以及資訊歸類的最大幫手
最後則是使用電子書簽署同意書或問券,使用感應筆在電子書上同樣可以做到簽名動作,確認好同意書,使用感應筆感應即可,就算有誤勾選也可以刪除,讓資料呈現更清楚完整,同意書完成簽名後即可歸檔或做後續流程處理。而問券上的應用最主要的則是後續的統計數據,後端系統可統計問卷上的資料並根據醫院的需求作統計,減少工讀生人力整理問券內容,更減少無效問券的問題。
▲可以在電子書上填寫問券或醫療同意書。
目前上述資訊在台中榮民總醫院已試辦過一段時間,今年5月時已正式開始啟用在院內各個角落。雖然在使用上看起來相當便利,但是後端的教育訓練恐怕是相當辛苦,醫來護理師大部分在術科上較為重視,尤其早期的護理師在使用電腦等資訊軟體的機會較少,在學習以及適應上恐怕會是醫院端最大的挑戰。但若是能順利執行,也許可以統計出最後發生錯誤的機率是否有大幅降低,或執行速度確實變得更有效率。
以台灣的醫療環境
鎮暴部隊進駐醫院
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