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在 2016 年推出了 MDR-1000X ,以智慧降噪結合藍牙無線,為 Sony 在耳機市場打開新的版圖,而 2017 年 Sony 也趁勝追擊,除推出小改版的 WH-1000XM2 ,以及採用相同無線與降噪技術的 h.ear On 2 Wireless NC ,不過對消費者來說,或許這兩款耳機的單價還是略高了些,今年則推出更平價的 WH-CH700N ,試圖以讓藍牙結合降噪的耳機更親民。
相較於 WH-1000XM2 的精品, h.ear On 2 Wireless NC 的時尚潮流, WH-CH700N 的設計就顯得較為樸實,整體設計可說是承襲 MDR-ZX770BN 的後繼,但如同 Sony 近期的策略一樣,雖然技術規格更進化,價格反而比前身更親切,亦可看出 Sony 積極的透過價格做為拓展市場的手段。
單純就收納而言, WH-CH700N 的機構較為簡單,僅有耳罩部分可攤平收納,框架部分並無轉軸機構,屬於比較平面式的收納空間;而耳罩採用較鬆軟舒適的觸感,不若 WH-1000XM2 或是 h.ear On 2 Wireless NC 的硬挺,以舒適性來說甚至比前兩款來的舒服,但就隔音而言則是較為不足之處,後續會再提到 WH-CH700N 這部分的狀況。
或許是產品定位的關係, WH-CH700N 並未如兩款高階降噪耳機一樣採用觸控設計,而是維持傳統的物理按鍵操作,同時也沒有透過兩指放在觸控板就可聽到外界聲音的環境音模式,考慮到價格是可理解的,而且使用物理按鍵也相較觸控板可避免誤觸的情況,畢竟像先前使用 MDR-1000X 搭車時就常常會將手托在右耳的觸控板導致觸發操作。
至於單體技術則是採用 Sony 在主流產品慣用的 40mm 直徑大小,不過官方規格則略遜於 MDR-ZX770BN 的 22kHz ,僅為 CD 範圍的 20kHz ,但由於一般藍牙音訊格式也多半僅能傳輸 16bit 44.1kHz 格式,對一般使用者應該不太會感受到差異。
不過微妙的是即便 WH-CH700N 本身並未為 Hi-Res 耳機,但仍可支援 aptX HD 協定,或許可視為即便是傳遞 CD 音質, aptX HD 仍相較 aptX 有更好的傳輸效率與細節還原能力,故即便單體未達 Hi-Res 仍採用高音質藍牙協定。
WH-CH700N 還有一項特色,就是可支援 Sony Headphones Center app ,這也意味著可在軟體中進行包括個人化的 VPT 虛擬音場以及 EQ 調整,不過在進行這些功能則僅支援藍牙 SBC ,無法使用 aptX 或是 aptX HD 格式。
在配戴舒適性方面, WH-CH700N 的耳罩舒適度相當的不錯,以筆者的頭型甚至比起 MDR-1000X 有更好的佩戴性,然而耳罩的貼合度不足,導致環境音的隔離效果較差,外界的聲音也比較容易傳入耳內,以一般大眾運輸工具如公車、地鐵或許還好,但在先前搭乘飛機時,可明顯感受到飛機的引擎聲較過往使用 MDR-1000X 明顯許多。
雖然在飛機上會受到飛機引擎聲影響,但在開啟與關閉 AI 降噪功能,仍可明顯感受到降噪功能是有正常運作的,在關閉 AI 降噪時,低頻的不舒適感會明顯增加;而當把環境換到飯店的房間內, WH-CH700N 的 AI 降噪則可將舊式冷氣壓縮機的噪音完全去除,故在筆者個人認為, WH-CH700N 降噪對一般日常通勤是足夠的,但若有搭長途飛機則建議選擇耳罩隔音較佳的 WH-1000X 。
至於聲音表現方面,雖然音場空間表現不錯,不過聲音的層次感較差,感覺較像是幾個平面傳來的聲音,聲音較無法連貫,但基本調音仍是屬於 Sony 近期主流偏向明亮的類型,低頻則較強調低頻的 MDR-XB950N1 收斂許多,雖可在 Sony Headphones Center app 強化低頻,但自然度不及原本就強化低音的 MDR-XB950N1 。
對於沒有搭乘飛機需求、且主要目的也不是為了聆聽天籟般的音質的使用者, WH-CH700N 以平實的價位提供實用的降噪能力,同時其耳罩設計也有不錯的舒適性,以一般使用者做為降低環境噪音之用也是有不錯的表現,當然若有進一步的需求, Sony 也還有支援 HiRes 與環境音技術的選擇讓消費者比較並評估是否需要更上一階。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