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無線耳機現在已在市場興起話題,從新創品牌到大廠,也紛紛推出採用真無線設計的耳機產品,這次要評測的則是一款平價真無線耳機產品 PaMu ,主打具備生活防水、觸控設計、並在結構符合人體工學,具良好的防掉落性,而價格也只要大廠的一半以下等特色。
PaMu 的背後是一家 17 年歷史的 OEM 、 ODM 音響相關公司 Padmate ,擁有與許多品牌的共同開發與合作經驗, PaMu 最早是於今年三月在群募平台 Indiegogo 發起,在完成群募的出貨之後,現在也預計在通路推出,此次也取得的是準備出貨的正式版本。
PaMu 一如多數的真無線耳機一樣,是由耳機搭配充電盒構成,其充電盒設計宛如女生的粉餅盒設計,尺寸與小柿子類似,按下開關後,上蓋會升起,將圓形上蓋旋開後就可取出耳機,充電介面為 microUSB 介面。
PaMu 耳機的本體屬於較寬的設計,不過並非整體偏厚,而是其導管較長,這樣的設計也是 PaMu 作為人體工學設計的一環,結構上將發聲單體與電池、電路板線路分別置於不同的框體中,前端圓形部分為單體腔室,較大的框體則有觸控板、電路板與電池結構,這樣的設計有助於在空間有較好的配置,不用屈就配戴性縮小電池或是使用小型單體。
也由於獨特的外型, PaMu 配戴在耳朵時與多數真無線耳機外殼置中的狀況不同,外側的觸控板會在軸線偏下方的位置,並且搭配框體上的耳翼頂住外耳道,藉由重量分配的方式,使耳翼被"頂"在外耳道上,這也連帶使耳機配戴比起一般單純靠耳翼固定的運動型設計更牢靠;同時耳導管採用橢圓設計,比起傳統球狀耳塞較貼近耳孔型狀。
硬體規格方面, PaMu 使用藍牙 4.2 晶片,支援 SBC 與 AAC 規範,也因此頻響範圍為標準的 20-20kHz ,音樂播放可達 3.5 小時,以及 4.5 小時通話時間,單邊配有 50mAh 電池,單體採用生物振膜的 10mm 動圈,比多數真無線耳機常見的 6mm 振膜大了許多,而電池盒有 470mAh 電池,提供約 3.5 次充電,耳機本體具備 IPX5 防水,可符合多數運動環境使用。
PaMu 並未有複雜的管理軟體,是透過直接配對的方式使用,要先完成左邊耳機的配對後再行連接右耳,完成配對後、接聽來電時僅有左耳有麥克風,不過兩邊的觸控板功能相同,都能用於接聽電話;要注意的是此連接模式有主從之分,若一開始先配對左耳則無法順利完成立體聲傳輸配對,此時需要取消手機與左耳的連接並重新配對。
觸控板的功能相當單純,主要為點擊式操作,利用輕敲觸控板進行音樂播放、接聽電話與跳到下一首音樂等功能,同時在 iOS 上額外提供耳機電力資訊以及自動連接後跳轉到 Apple Music 的功能。
與宣傳的隔音效果不同的是,筆者實際配戴 PaMu ,其實隔音的效果並不算好,反而有些使環境音與音樂融合的狀況,不過幸好音樂的指向性不錯,不用刻意將音量調到特別大還是可以繼續聽音樂,而畢竟不是真正針對環境音融合的開放設計,對於環境音來說只能聽到環境音的形體,無法聽到細節資訊。
不過也拜非完全封閉結構, PaMu 的音場堪稱自然,或許也是因為振膜材質關係,中頻比預期的還顯著,人聲略豐厚,解析能力一般不過不致於完全模糊,低頻則較為鬆散,整體聲音算是主流偏大眾喜好,以此價位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若偏好衝擊性強的耳機, PaMu 就少了一點硬朗的衝擊感,低頻的量感也不算超級多的類型。
然而在使用上的藍牙穩定性是略為詬病的,當然也可能不光只是 PaMu 的問題,在筆者的工作環境原本就有較多的無線設備,搭配 Sony 的 Xperia XZ2 使用時,相較先前試用過幾款採用進磁通訊的真無線耳機,兩邊耳機在同時運作較容易出現偶而單邊瞬間斷線的情況,不過會隨著手機與耳機的距離漸近會較為穩定一些,但就聆聽音樂來說略為困擾就是。
雖在穩定性方面略有情況,不過作為一款入門的真無線耳機算是物有所值了,畢竟現在真無線耳機仍屬發展初期,以與一般藍牙耳機相近的價位,卻是採用真無線設計,操作簡單亦有觸控介面,加上配戴的穩定性也優於不少高階耳機,對想初嘗真無線耳機、以及想要在運動中能夠使用的情況下,仍是可考慮的款式。
13 則回應
現在募資平台上已經變成109美金了
limitstyle.com/product/370397
不會聽到外面的聲音
音質也很好,美中不足是希望可以做小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