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適逢 Google 自 2008 年 9 月正式公布 Android 1.0 的十周年,也在 Google IO 大會公布暫未還有甜點名的 Android P 新功能,這也是一次相當大幅度的版本升級,除了將藉由 AI 提供更智慧、個人化的能力,同時操作介面也會全面翻新,並且加入全新的 Dashboard 功能,可做為自我使用習慣的監控,甚至還可設定特定 app 一天可使用的時間,做為自我管理避免沉迷網路之用。
Android P 預計在今日釋出 Beta Program ,除了Pixel 、 Pixel XL 、 Pixel 2 、 Pixel 2 XL 等 Google 自家裝置外,同時包括 Nokia 、 Vivo 、 One Plus 小米、 Sony 、Essential 與 Oppo 也將有可相容的機種,目前包括 Essential Phone 、Nokia 7 plus 、 Oppo R15 Pro 、Sony Xperia XZ2 、Vivo X21UD 、Vivo X21、 Xiaomi Mi Mix 2S 等裝置都可進行刷機,但還是老話一句,目前還是開發者測試預覽版本,勢必多少會遇到問題,若作為主要使用手機不建議申請並刷機避免遇到狀況。
申請 Android P Beta Program 可到官方網站:請點此
利用 AI 更省電、更聰明貼心
Android P 此次的第一項重點是透過人工智慧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此次首項新機能是 Adaptive Battery ,其原理是透過 AI 學習使用者習慣,並用於電力管理,號稱可省下達 30% 的 app 啟動時的 CPU 電力。
其次是基於 AI 的螢幕亮度管理 Adaptive Brightness ,基本上就是將已經有許多手機晶片商提供的螢幕自動亮度管理方案整合進系統原生機能。
最後是 App Actions ,同樣也是分析使用者習慣,分析並建議使用者接下來可使用的 app ,例如拿起手機的瞬間,會提醒是否撥打電話或是要外出,戴上耳機後則開始依照常聽的音樂推薦使用 Spotify 並播放音樂,在搜尋列搜尋復仇者聯盟,還會出現附近上映的戲院、訂票,搜尋叫車軟體,則還會出現直接將目的地定位到公司或是家中的建議。
此外,為了開發者更容易導入 AI 功能, Google 也偷渡了 ML Kit 的 SDK 介紹,這項 SDK 適用於 Android 與 iOS ,能夠將 Google 預先培訓的模型快速導入開發者的 app 中,能夠作為影像分類、文字分析、臉部偵測、條碼掃描、地標辨識與智慧回覆等,這些模型將可離線與連線使用,提供基本或是進階的 AI 功能,此外針對有更進一步需求的軟體開發者, ML Kit 也支援 TensorFlow Lite 。
操作介面大幅修改、以手勢取代虛擬鍵
此外, Android P 的使用者介面與邏輯也將有重大的變化,有些類似 iPhone X 的使用邏輯,首先桌面上的虛擬三鍵將成為歷史,改以手勢取代,並且預設於上方的 Google 搜尋列將移到底部;未來標準的 Android P 輕點導航 Bar 將回到主畫面,長按則是啟動 Google Assistant ,將透過由下往上滑動一半進入多工預覽模式,由下往上滑到底則是進入 app 列表,至於在導航 Bar 往右滑動可切換先前使用過的 app ,返回按鍵僅在進入 app 中才會出現。
另外過往會出現在上方並以橫向操作的音量控制,在 Android P 將改為直向的上下調整,更符合單手握持的自然操作習慣;且此次在手機轉為橫向時,不再需要由上方拉下下拉選單選擇轉向,導航 Bar 將顯示轉向按鈕,可一鍵旋轉。
可統計使用行為的 Dashboard
另外 Android P 也加入稱為 Dashboard 的使用習慣統計功能,能夠偵測並分析使用者一日的使用行為,包括 app 使用時間,接收多少通知,以及呈現統計圖表,當使用者為了避免沉迷在特定 app 上並想有限度使用,甚至可在 Dashboard 設定使用時間限制,當超量時也會提出因應的警告。
另外勿擾模式也更為強化,開啟之後將會完全暫停除了設為重要聯絡人以外的通知,全新的 Wind Down 功能允許使用者設定就寢時間,當時間一定會自動進入勿擾模式,並將手機轉為灰階,不過功能將正常,只是作為一種提醒,現在當把手機放在桌面並朝上時,當手機跳出通知,將手機翻至背面就可自動進入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