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市場上已經有基於無線充電的無線電競滑鼠,不過 Razer 在近期才正式推出首款採用無線充電的電競滑鼠、滑鼠墊組合 Razer Mamba + Firefly HyperFlux (以下簡稱 Mamba HyperFlux ),透過搭配 HyperFlux 無線充電技術的 Firefly 滑鼠墊,為 Mamba 滑鼠提供永續免充電、免電池的使用體驗。
Mamba 是 Razer 旗下頂級電競滑鼠的代表之作,而先前推出的新一代 Mamba 亦是許多偏好無線滑鼠玩家的首選,不過電競無線滑鼠較困擾的是沒電的問題,即便再頂尖的電競滑鼠由於需要提供高更新率,比起常規的無線滑鼠耗電還是快了點,一旦 MMO 副本出到一半沒電還是頗尷尬的,同時又還有鋰電池重量的配重問題,而無線技術可說是一舉解決這些問題。
雖說是繼承 Mamba 的名諱,不過 Mamba HyperFlux 與先前所推出的 Mamba 整體設計並不完全相同, Mamba HyperFlux 的側面取消當前款式的 Chroma 導光條,且右鍵也進一步包覆到側邊鍵的位置,前方亦取消裝飾性質網狀設計,整體造型精簡許多,不過按鍵配置、握感仍是玩家所熟悉的 Mamba ,並未有大幅度的操作感調整。
Razer 推出不少新設計的電競滑鼠,然而設計簡單的 Mamba 做為旗艦滑鼠仍舊屹立不搖不是沒有原因,寬大舒適的主體,合宜的按鍵配置位置,同時亦搭配高階的引擎,可說是 Mamba 的殺手鐧, Mamba HyperFlux 更用上 16,000 DPI 的 5G 雷射引擎,並具備每秒 450 英吋 / 50G 加速力與 1,000Hz 的回報率,重量甚至比有線版的 Mamba TE 還輕,僅有 96 克。
Firefly HyperFlux 採用可分離的 microUSB 線材,不過由於端子頭設計有卡榫設計,無法直接使用市售的 USB 線連接;上方還有一個 LED 燈,做為過電的顯示,另外當 Mamba HyperFlux 取來自 Firefly HyperFlux 的電力時, Mamba HyperFlux 也有 LED 燈做為顯示,當 Mamba HyperFlux 正常與 Firefly HyperFlux 連接時會顯示燈號。
此外,一但 Mamba HyperFlux 遠離 Firefly Hyperflux 的感測範圍雖還可以使用幾秒,不過那是因為 Mamba HyperFlux 內部還是有些許作為電力儲備的電容設計,此時需要將 Mamba HyperFlux 放回 Firefly Hyperflux 感應並開始供電後才能繼續使用,如果這樣還是沒反應,就要輕按一下姆指鍵下方的喚醒鈕使兩者配對並供電。
至於搭配的滑鼠墊 Firefly HyperFlux 則是將兩種不同材質的 Firefly 的優點二合一,透過正反面設計搭配具 HyperFlux 無線充電感應器與 Chroma 發光邊條的底板,玩家可依照遊戲類型、習慣,從阻力低的硬質與阻力高的不織布面選擇個人習慣的手感。要注意的是由於無線充電的特性,也要避免放置容易產生干擾的金屬物體在 Firefly HyperFlux 上,避免 HyperFlux 技術因此產生干擾而進入保護模式。
相較傳統的無線滑鼠,藉由搭配 HyperFlux 無線充電技術的 Mamba HyperFlux 的最大優勢還是不用擔心電池沒電的問題,畢竟利用 HyperFlux 技術,就可持續藉由 Firefly HyperFlux 滑鼠墊持續提供電力,若遇到滑鼠墊質感不習慣,除了預設雙面設計的滑鼠墊設計外,應該也可自行裁切非金屬材質的滑鼠墊搭配使用。
另外 HyperFlux 技術亦可避免傳統無線滑鼠受到射頻干擾的問題,這也是部分在較複雜環境例如有大量無線訊號、金屬與水等干擾物可能會發生的狀況,使用時不建議把如水杯或是其它異物放在 HyperFlux 上,避免節外生枝。
這套組合的使用體驗相當爽快,一方面 Razer Mamba + Firefly HyperFlux 具有無線版本無拘無束的優點,但又宛如有線版本的輕盈手感,且不用擔心電池沒電的問題,唯獨如筆者的工作桌空間可用範圍較小,尺寸固定的 Firefly HyperFlux 滑鼠墊就需要設法整理出空間才有足夠的空間,然而對重視長時間使用的玩家,這套組合在無線的便利與手感之間是可圈可點的。
2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