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許多歐美大廠爭相在台宣布擴大投資,包括 Google 藉由收購 HTC 硬體部門也宣布將台灣列為重要硬體發展中心,以及輔佐台灣培育 AI 人才的智慧台灣計畫,微軟在年初宣布在台灣成立 AI 研發中心,而 IBM 也將在台擴編與設立雲端研究中心等,過往在中國大量進行投資的外資,接連在接近的時間點在臺宣布投資台灣,似乎也透露許多的端倪。根據富比世一位自 2006 年就開始深入台灣並觀察台灣經濟與兩岸關係的撰稿人 Ralph Jennings 也對此現象提出他的看法。
他認為台灣之所以近期獲得歐美企業的加碼投資,可歸類為三大因素,包括經濟、經濟與美中關係;經濟面,台灣優秀人才的人力成本相對美國低廉不少,可說是便宜又大碗的選擇,畢竟台灣長期邁入低薪、低生活支出的循環,對美國企業來說正是吸引台灣優秀人才的機會,同時台灣在東南亞區塊有不錯的基礎建設,包括土地、便宜的電費等等,都可降低企業的經濟支出;另外台灣近期政策給予外資投資許多利多,又規畫相當多的科技發展政策與獎勵措施,這也是吸引歐美企業願意加碼的原因;最後一點還是回歸中美長期的矛盾,對美國企業來說,中國的優秀人才也不少,人力成本也不高,但在根本面,歐美企業也擔心核心技術因此被竊取,同時中國的監管政策也讓歐美企業不得不堤防,尤其是有設立數據中心的需求的話,相較之下台灣就比較沒有這方面的隱憂。但 Ralph Jennings 也指出,一例一休政策也多少對歐美企業產生困惑,不過在利大於弊以及 Google 、 UBM 與微軟帶頭下,台灣在近期應該可陸續獲得不少外資加碼投資。
新聞來源: Fobes
14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