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Sony Mobile 推出 Omni Balance 設計的 Xperia Z 後,後續的機種也幾乎是遵照全平衡進行設計,以對稱、方正的外觀幾乎可說是 Sony Mobile 一系列手機的特色,然而在去年底所發表的 Xperia XA2 系列開始,已經開始在設計做出變化,而今年度的旗艦機 Xperia XZ2 以更大幅度的設計打破 2013 年來的框架,以取自表面張力的 Ambient Flow 作為設計理念。
Xperia XZ2 在外觀設計雖使用新的設計語言,不過也非將過往的基礎一併去除,而是建構在既有的基礎進行取捨、進化與革新,它是 Sony 愛好者既熟悉又陌生的一款新旗艦,有許多你熟知的特色,但同時亦有許多你陌生的新設計,這些新元素不一定都能讓 Sony 愛好者折服,然而這也是因應市場不得不做出的抉擇。
Xperia XZ2 的正面與邊框仍有著來自 Xperia XZ 的設計感,不過在導入 18:9 窄邊框螢幕設計後,以往最被詬病的螢幕上下留白區域已經被大幅減少,雖不及某些超高螢幕佔比機種,比起 Sony 自家的前輩們算是大幅進步了。整體設計自奠定基礎的 Xperia Z 的方正,設計線條一路逐漸到 XZ2 變得更柔和,而 XZ2 則更進一步將機背也變得圓潤。
雖然在正面、邊框線條還是有點似曾相似,但邊框部分的配置採用與先前機種截然不同的按鈕配置與細節,首先可說是 Sony 特徵的與指紋辨識整合的開關變成長條型的小開關,指紋辨識器則轉移到機背,同時過往位於機身側面的記憶卡、 SIM 卡卡槽也被挪到機頂,此外先前也才曾說過不輕易放棄的 3.5mm 耳機孔也消失在 XZ2 上。
機背的設計可說是 XZ2 與先前機種最大的變化,自 Xperia Z 到 Xperia XZ1 以來都採用平整的大面積玻璃設計在 XZ2 上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則是 3D 曲面玻璃設計,這也是 XZ2 設計之所以稱為 Ambient Flow 的特徵,以取自水的表面張力作為弧度,亦強調握持時的自然感。
傳承過往的設計元素同時融入新元素,也是為長時間變化不大的產品挹注新氣象的作法,不過 XZ2 的新風格仍有許多令人玩味之處,畢竟這些元素也曾在市場上的它牌產品上,只是在這個以化繁為簡設計風格以及為了與部分技術需求所妥協的世代,各家手機所採用的基本元素也越來越像。
不過畢竟 Sony 手機一向在設計上無論是造型或是選色皆被玩家津津樂道, XZ2 的細節依舊細膩,同時顏色的挑選也依舊出色,主打以來自玻璃穿透流體的光澤,即便是銀白色的清透銀,也非純色系,機背的選色宛若高級跑車業界流行的泥水灰;至於可視為 Sony 特色之一的深湖綠也不落俗套,透出宛若湖光、深海的藍綠色澤。
過往的 Xperia 機型相機都非常的集中在邊角位置,然而 XZ2 的相機則位於機身中線的位置,並且還排列在感測器下,使得 XZ2 的像機位置比一般手機更貼近手機中央,而指紋辨識器幾乎位於機身的正中央處,然如此一來若以裸機的直覺握持,筆者會很容易想觸發指紋辨識時誤觸鏡頭,當然若選配的保護套,這樣的情況會減少許多。
此外 Xperia XZ2 的重量也比外觀看起來更沉,這也是由於此次在小巧緊湊的機身搭載達 3,820mAh 的大容量電池,也有助於提供更佳的續航力;同時 XZ2 也支援 Qi 無線充電標準,可對應最大 9W 的 Qi 無線充電板。
此次也一併體驗 WCH20 Qi 原廠 Qi 充電器,可提供 9W 的最大輸出功率,機身有大量的金屬網孔,推估是為了散熱;這款 Qi 充電器在設計上也頗具巧思,透過磁吸的方式可轉換底座方向,使手機可直立或是橫擺,在位置與角度也針對 XZ2 的 Qi 位置,直立放置都可正確的觸發充電,橫向時則記得盡量置中就不會有問題,不過大致上直放比較直覺。
不過對喜歡聆聽音樂的消費者,曾說不會輕易放棄 3.5mm 耳機孔的 Sony 卻在 XZ2 僅提供單一的 USB Type-C 這件事情感到麻煩,雖然隨盒附屬了數位轉換器,但要多帶轉換器,以及除非加購二合一充電線,否則就不能邊充邊等狀況覺得不便, 但對於高階機種而言似乎是大勢所趨。
端看 Sony 整個集團的模式運作,對於聆聽音樂的手段的方針似乎也越來越明確,扣除低階產品仍以 3.5mm 為主,中價位到高階產品逐步與藍牙或是主打針對 Walkman 的 4.4mm 平衡端子為主,認定願意投資在耳機上的消費者邁向無線化與發燒化的兩極發展,或許亦可視為 Sony Mobile 決定棄守 3.5mm 介面的關鍵原因。
而核心的部分可說是此次 Xperia XZ2 相當重要的關鍵,目前 XZ2 是台灣第一款搭載高通 Snapdragon 845 的機型,除了強悍的性能以外, Sony 也與 Sony 進行深度合作導入許多功能,功能部分會在後續提及,這部分仍以處理器性能為優先介紹; XZ2 台灣版本相較歐美版本最大的差異就是搭配 6GB RAM ,這也是因應台灣人對旗艦機的定義所提供的特別版本。
螢幕雖不像 Xperia XZ Premium 一樣具備 4K HDR ,不過 XZ2 的 5.7 吋 Full HD+ 螢幕可支援 HDR ,搭配 2.5D 康寧 Gorilla 5 玻璃,同時符合 BT.2020 廣色域標準,雖然未達 QHD+ 解析度多少會覺得有點可惜,不過維持若非 4K 就是 Full HD 似乎仍是 Sony 一貫的作風。
Xperia XZ2 有一項獨特的功能,稱為 Dynamic Vibration System ,這項功能可視為手機振動的延伸應用,透過擷取與分析傳遞到揚聲器的聲音訊號發出對應的振動,包括遊戲、影音等,只要訊號循標準通道傳遞都可支援這項功能。同時為了使 Dynamic Vibration System 效果聲歷其境, XZ2 也採用大型的振動器模組,比起一般現代手機振動更大,甚至還有餘振。
此次主相機的部分硬體規格仍延續 XZ1 系列的相機模組架構,不過取消光學防手振,在新一代引擎技術加持下規格也獲得升級,原本主打的 960fps 慢動作攝影從 720p 進化到 Full HD ,同時也支援 4K HDR 錄影機能,採用 HEVC 10bit 並符合 BT.2020 廣色域。同時 3D 掃描功能此次也可支援前相機,不過由於個人不上相就沒嘗試這項機能。
相機的拍照品質如上,只能說運氣很不好的雖在櫻花季身在東京出差,不過較有時間的一天遇到白天下雪、下午轉雨的情況,沒辦法拍到盛開的櫻花;而夜拍的表現不惡,似乎是有善用硬體加速的 Multi Frame 降噪機能,相較過往暗部雜訊獲得良好的抑制,又不至於有太誇張的油畫感。
從 Sony Ericsson 轉變為 Sony Mobile ,從 Xperia Z 一路到 Xperia XZ2 ,手機市場在硬體、巷機與軟體技術持續不斷的改變,市場需求也持續的改變, XZ2 做出相較過去大幅度的變革,也可說是現在手機產業正面臨需要有新的變化刺激,但同時又需要在變化的同時保有屬於 Sony 的特色, XZ2 可說是既陌生又熟悉的 Xperia ,而時間也會證明這次的變革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