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在今年 CP+ 的新品 EOS M50 宣布 29 日在台推出,這款 EOS M 系列新成員定位在 EOS M6 與 EOS M100 之間,鎖定年輕家庭、時尚男女等影音世代玩家,除了搭載雙像素對焦技術外,還具備 4K 錄影機能,無線傳輸機能也進化到可在拍攝時自動將照片同步到手機。
EOS M50 單機身為 18,900 元,搭配 14-45mm 為 21,900 元,而搭配 14-45mm + 22mm 雙鏡為 29,900 元
EOS M50 的外觀設計相當近似 EOS M5 ,不過定位上較類似如 Olympus 的 E-M10 系列或是富士的 XT-20 ,並非為 M50 的後繼機種,外觀提供黑色以及白色兩種,黑色的外觀處理為傳統相機的質感,而 EOS M50 則採用鋼琴白, LCD 機構的背面貼有蒙皮處理。
電子觀景窗採用 0.39 吋 236 萬 OLED ,手動對焦模式能夠進行峰值對焦,並在眼睛靠上使用 EVF 取景時可搭配 LCD 的觸控功能進行拖曳式焦點選擇。
EOS M50 搭載 24.1 MP APS-C CMOS ,搭配全新 DIGIC 8 引擎,並標榜搭載鏡頭校正,可針對支援的鏡頭包括周邊亮度、變形、色差、衍射等現象進行校正,同時也是首款搭載數位鏡頭優化 DLO 的 EOS M 相機,可將鏡頭校正套用到 JPEG 照片上。
EOS M50 可提供 100-25,600 ISO ,並可擴充到 51,200 ,連拍性能達到 10fps 單次拍攝、 7.4fps 伺服自動對焦;對焦點基本為 99 點,對焦範圍在搭配對應特定鏡頭可擴充到 143 點,並且對焦範圍搭配特定鏡頭可達 100% 垂直 x 88% 水平的覆蓋率,暗部對焦為 -2EV 。
雖是定位在入門級, EOS M50 反率先搭載 CR3 RAW 與 C-RAW 格式支援, CR3 RAW 相較 CR2 RAW 改進演算法,提供更好的資訊細節,至於 C-RAW 則使檔案僅有傳統 RAW 的 60% ,能夠提升連續寫入的性能或是減少記憶卡空間的使用。
在錄影機能部分, 搭配 3 吋多角度可翻轉觸控螢幕除了提供更自由的取景角度,同時支援機身 5 軸電子式防振,可搭配具 IS 的鏡頭提供錄影時的混合防手振,同時 EOS M50 亦為 EOS M 系列首款提供 4K 錄影的機種,不過由於產品定位限制較多。
在 4K 模式下下可用範圍約為 1.6x 焦段裁切,且僅能透過對比式對焦,格式為 25p 或 23.98p ,另外可支援 4K 靜態擷取,至於 Full HD 則提供 50p 與 59.94p 。
創意影像部分, EOS M50 同時能夠提供 HD 100P 與 119.9P 高速錄影,以及 4K 與 Full HD 縮時,官方工作人員的說法是在 4K 縮時下亦會裁切。
連線功能方面, EOS M50 雖為入門級產品,不過卻是首款支援完整 EOS Utlity 全功能的 EOS M 相機,除了搭載 WiFi 與 NFC 以外,搭載藍牙低功耗技術,搭配同樣有藍牙低功耗的手機,可進行全時配對連接,即便相機關機仍可持續同步照片到手機上。
對 Canon 而言,今年官方也定調將更積極投入無反光鏡機種的開發,從 EOS M50 率先採用 DIGIC 8 新一代引擎也可見端倪,畢竟現在消費者的需求與使用習慣也在改變,但對有著數位單眼市佔率第一包袱的 Canon 也在找尋如何在傳統單眼與無反系統取得平衡,應該可期待 Canon 會陸續為 EOS M 系列帶來更多的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