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 Surface 系列陣容越來越完整,從採用傳統筆電設計的學生與行動商務的 Surface Laptop ,仰賴平板模式進階行動商務的 Surface Pro ,到具備獨立 GPU 、主攻需要更強運算效能繪圖族群的 Surface Book ,以及桌上型繪圖工作站 Suface Studio ,這次也藉著微軟在台導入 Surface Book 2 ,向微軟借用這款有著獨特設計的商務機種。

Surface 系列在當今的筆電當中可說是相當獨特,為何這麼說呢?當現在幾乎所有的筆電螢幕比例走向 16:9 甚至更寬比設計,唯獨 Surface 系列仍採用 3:2 比例,使得偏方正的造型也在茫茫機海鶴立雞群,不過也連帶的設計給多數 16:9 筆電的收納包就不那麼適合,像是筆者原本設計給 15.6 吋筆電的後背包放進去後寬度相當緊繃,顯示採用 3:2 下的 13 吋 Surface Book 2 寬度也很近似 15.6 吋機型。
Surface Book 2 的設計猶如更進階的 Surface Pro ,畢竟看似傳統筆電設計的 Surface Book 2 實質上仍是一款"準 2 in 1 "裝置,由具備螢幕、主機板、電池的平板主體搭配具備電池與獨立 GPU 的底座,不過雖說是準 2 in 1 裝置,以 Surface Book 的實際使用方式,應該不太會有人將螢幕主機單獨使用,這部分後面會敘述。
Surface Book 以鎂合金構成,而考慮到散熱,主機部分有著與 Surface Pro 相近的散熱孔設計,上蓋設計簡單俐落,在中央有著象徵 Windows 的視窗圖案,以及一個相機模組可供拍照,另外沒有介面的一邊應該是用於配置天線的塑料蓋;而用於與底座連接的部分由兩個扣具座,包括一個可連接充電器的微軟多功能連接埠共三個連接介面構成,並且正反面都可連接。
至於底座的部分則白光鍵盤、 GPU 、第二電池與 I/O 部分,底座可連接一個 USB Type-C 、兩個 USB Type-A 與一個 SD 讀卡機,整體設計也與主機一樣採用極簡風,以簡單剛毅的線條構成,然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它的螢幕轉軸機構。
底座的轉軸機構相當類似金屬錶帶的設計,以搭配前後共四段組件構成,不過可動角度無法平放使用,但可藉由拆下螢幕主機部分反置達到平板式的使用情境,不過作為平板使用是稍微有點沉重,然而由於搭載 NVIDIA GTX1050 GPU ,故比起一般輕薄設計的二合一機種可得到更充裕的效能,即便執行專業繪圖軟體也較僅有內顯的機種來的強勢。
或許是因為 Surface Book 2 底座比起 Surface Pro 的鍵盤上蓋設計更為充裕,鍵盤行程觸感讓筆者有一種懷念感,因為近期不少筆電追求極致薄型設計,導致鍵盤行程緊縮,雖各家也都強調在機構上下了大量的功夫,但怎樣也無法呈現過往較長行程鍵盤的手感,若以長時間文書為出發點,筆者認為手感方面屬上乘。
但鍵位配置對筆者的輸入習慣會有些困擾,由於 Surface Book 2 空白鍵右側區塊少了 Ctrl 鍵,對習慣以右側 Ctrl 進行全形標點輸入的筆者常會誤觸複製鍵,需要改變打字習慣改用左側 Ctrl ,不過就長期使用的話應該是可以適應的,畢竟當初筆者帶去出差使用也在三天內調整習慣就是。另外柔和的白光背光配置,也有助於在昏暗情境提供良好的鍵位判讀。










規格方面,筆者借測的是較高階的 Core i7 版本,對效能較重視的使用者也強烈建議選擇 i7 版本,因為 i5 版本雖具備較寧靜的無風扇設計,但除了底座不具備 GPU 外,處理器也為第七代雙核心版本,然而 i7 版本則為 Kaby Lake - Refresh 的第八代 Core-i7-8659U ,具備四核心,底座也具備 GTX 1050 GPU ,在生產力與娛樂效能也更強。
相較 i5 版本搭配 35W 變壓器, i7 版本的變壓器也具備較大的功率,可輸出 95W ,不過這也是因為這款變壓器同時也是 15 吋版本的變壓器,而 15 吋版本使用的 GPU 為 GTX 1060 ,故也需要更大的功率;除了提供筆電電力以外,亦提供一個 5V 1A 的充電埠,拿來給手機充電可能不太夠,不過像是可充電的無線滑鼠、無線耳機等應該還是夠用的。
同時, Surface Book 2 更可透過搭配 Surface Pen 與 Surface Dial 使用,瞬間化身高階數位繪圖板,同時利用與在螢幕上現實尺寸等比的 PixelSense 螢幕檢視體驗,具備達 267ppi 的高密度與豐富的色彩表現,對設計師而言是相當強大的創作工具。
回歸現實考量, Surface Book 2 是相當獨特的一款筆記型電腦產品,有著簡約的外型與足以作為專業創作的硬體,同時可分離設計也提供更多的使用模式,不過分離後的本體不具備如 USB Type-C 等 IO 介面,即便是讀取隨身碟、記憶卡內容也需要透過底座是稍嫌麻煩了點。
而僅有主體上方才具備開關偶而在使用時也要稍想一下,如果底座部分也還有另一顆開關鍵應該會更方便一些。另外若要進行螢幕轉向,也需要先斷開主機與底座連接,這也意味著若在進行需要獨立 GPU 的應用時就不適合進行切換,否則可能會導致執行中的程式中斷,這點則不若一般轉軸式設計的 2 in 1 機種方便。
不過做為當前 Surface 家族筆電的旗艦機種, Sueface Book 2 確實呈現了獨特性以及更全面的創作用周邊搭配,使內容創作者同時具備專業數位繪圖工具以及傳統筆電兩項工具於一機之上,具備行動力、並具進階創作力特質的時尚筆電,是 Surface Book 2 最佳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