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總覺得本身與喝茶這種事情絕緣,很愛喝不健康的飲料。因為健康亮起紅燈再加上需要減肥,所以才嘗試飲料以外的方案。最直接的方式當然是喝水,不過無味的水實在很難持續維持。所以腦筋就動在罐裝茶身上,只是在超商買的茶,只要是不加糖或是微糖的茶就是不喜歡喝,若喝加糖的茶,又與喝甜的飲料狀況差不多。弄茶包的反倒可以接受(剛好辦公室還不少XDD),不過每次一泡後,大概就忘了有泡茶這件事,通常都是過了一段時間才想起來。要不然就是很急著想要喝,就在那邊等等等。因此飲料的戒斷並不是很成功,還是會忍不住買飲料。
因此看到有機茶以及泡茶的工具與計時器結合就會心一笑,作出這種喝茶方式的人,對於喝茶大概也有一定程度的困境XDDD,「想要以最無腦的方式但又能喝最佳口感的好茶」應該就是這個產品發想的原型。除了找小農所栽種的有機好茶之外,考量到泡茶也是一門工夫,需要時間的控制,而且大多數時候也無法悠閒地泡,泡了也不會一下子全喝完。一方面採用316不鏽鋼來做具有計時機能的保溫杯,另一方面也在茶身上花工夫,除了找好茶之外,也製作成膠囊型態,並且在包裝內寫明最佳泡茶時間。兩者相結合成為理想的原型。
當然,對於極懂泡茶的朋友來說,能夠找到自身覺得最好的茶,最適的器材,自有更好的茶道,這點是毫無疑問的。其實這就像數位相機,精於攝影的朋友,自然是希望使用相機進階的功能,自由手動調整是最重要的,然後花一點時間架構出一張好的照片。但對於不懂的朋友來說,他要的就是按下快門然後得到一張不錯的照片即可。而「有甘田計時泡茶隨行杯」就有相機自動功能這樣的味道,對於喝茶不是很有概念,或是很忙沒辦法悠閒泡茶的人們來說,提供了相當不錯的簡單辦法。至少就我來說,已經開始可以逐漸養成喝茶的習慣,進而減少喝飲料的機會。有時候還會搭配水果或是牛奶(變成奶茶)。
-----------------------------------------------------------------------------------
如果對產品有興趣的話,可以至「壞朋友」網站選購,上面有更多更完整的產品介紹
想要搶先知道壞朋友接下來還會上什麼特殊的商品專案嗎?歡迎加入我們的「壞朋友愛推坑」粉絲團喔 !
-----------------------------------------------------------------------------------
採用316不鏽鋼製成的保溫瓶。下方有止滑墊的設計。接下來介紹使用的方法:
而上方就是計時器的設計。至於數字倒過來的原因,是因為在倒入熱水之後,瓶子要倒立。
廠商將有機茶設計成膠囊型態。拆開後,一開始比較常喝的是阿薩姆奶茶,因為喝完第一泡,第二泡會拿去配奶茶。一次喝兩種口味XDDD
將包裝打開,把裡面的茶包取出。
保溫瓶的瓶蓋是特製的,能夠將茶包固定住。
將茶包扣在保溫瓶蓋上。
個人將水用電熱壺加熱,完成後再將熱水倒入保溫瓶中,再旋緊保溫瓶。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自然就是泡茶的時間,這個我們就不必擔心了,廠商已經做好說明。第一泡用3至4分鐘,第二泡用4至5分鐘。
然後就是等時間到囉。廠商最重要的機構設計,就是時間到會噹一聲,所以不用死守在旁邊,聽到聲音後再來處理即可。
泡完後再把旅蓋打開。
阿薩姆紅茶完成!
廠商的有機茶,通常可以喝兩泡。這次我第二泡有配牛奶來喝(若要茶濃一些當然第一泡比較理想,就看怎麼搭)。其實我不太會形容這種奶茶的口感,淡淡茶香,口感溫潤,外面早餐店或是超商的奶茶實在不能比。其實也與外面手搖杯的奶茶不太相同,口味沒有那麼重,順順的口感,真的可以試試。當然,這是不加糖的。此外,原本以為阿薩姆紅茶來配牛奶是最好的,但有一天無意間使用馥夜烏龍來配牛奶,發現我更喜歡XDDD,人的口感真的是很難捉摸。
當然,如果水足夠的話,我還會試第三泡。可以看得出來第三泡與上面的第一泡顏色差很多了,味道整個就比較淡了,比水多一味XDD。基本上以茶的品嚐來說,是可以喝到兩泡。而保溫瓶一次可以裝380ml,所以總共可喝720ml的量,以一包來說,這樣的量應該算不少了。
如果單論茶的話,最常喝的是這個「有機紫錐菊」,很香的花茶。
所泡時間又不相同了……,這就是喝茶麻煩的地方,不同種類就是會有不同泡茶時間。不過「有甘田」這種懶人設計就非常貼心了,完全不用管時間上的問題,泡就對了。
至於這樣有趣的產品是在什麼樣的機緣下設計出來的,也問了廠商。原來設計者為工業設計師,在科技公司繁忙的工作型態中奮鬥了十多年。加班、開會、出差就是生活的日常。年輕時可以靠新鮮的肝以及上大量的咖啡支撐著,但隨著時間消逝,已沒有辦法整天攝取濃厚的咖啡因。因此,只好改為上午喝咖啡,中午過後喝茶。一開始喝手搖杯店的茶,但總覺得既不健康又會變胖(聽說 健康檢查紅字超多……),接著改喝茶包或傳統茶葉,還特別去買了好幾個泡茶用具。但一開始總是搞不懂茶葉量與水量的比例,再加上時常忙又會忘了喝,茶變得又苦又澀。不然就是等到想喝時,已經涼掉了。清理茶渣也是件麻煩事,要沖又要挖。有時忘了馬上清洗,茶葉還會變得像石膏一樣……
原來真正最早的起始原因是來自於之前工作上持續地加班,而且健康也漸漸亮起紅燈。一開始藉由咖啡來提神,但一天到晚……早也喝咖啡,晚也喝咖啡並不是個好的辦法。因而有了喝茶的習慣,而喝茶的過程當中,不僅僅喝出對茶的品味,也對於喝茶不便的流程也有極其深刻的體認。也因為從咖啡到茶這樣的轉變的過程中,自身感受到了茶對身體的好處,因而開始深入研究關於茶的開發,不只往上游更了解茶,選擇好的茶,還針對茶的加工進一步要求,有甘田原來是這樣子來的。
果然一開始喝的時候,直覺廠商就是因為遇到喝茶的困境才發展的產品。很明顯可以看得出來,這樣的產品是想要解決不是很了解喝茶或是沒有時間泡茶的人們需求。
如果對產品有興趣的話,可以至「壞朋友」網站選購,上面有更多更完整的產品介紹。
4 則回應
茶包部分是使用PLA玉米纖維不織布+食品級玉米纖維淋膜紙所製成,是可自然分解的環保材質。
外殼部分因考量填充氮氣的氣密性、加工難易度、製造成本等因素,故採用PP食品級耐熱塑膠,為單一材質方便回收。
茶包部分是使用PLA玉米纖維不織布+食品級玉米纖維淋膜紙所製成,是可自然分解的環保材質。
外殼部分因考量填充氮氣的氣密性、加工難易度、製造成本等因素,故採用PP食品級耐熱塑膠,為單一材質方便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