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是日本知名音響元件供應商 NDIS 的 Acoustune 以精緻的設計、豐富的配件與 Made Japan 等特色,吸引不少耳機發燒友的目光,而調教得宜的音色與能夠透過手機驅動等特性,使得一些想簡單聽音樂的玩家瞬間被吸引;除了採用銅框體的旗艦版本 HS1551 以及鋁框體的 HS1501 外, Acoutune 又推出了 HS1503 ,這款耳機有著同樣的外框設計,卻有截然不同的個性。
在原廠的規劃當中, HS1503 是 HS1501 的亞種產物,屬於同一級的產品,也同樣延續 HS1501 的鋁框體設計,然而不僅只是更改型號與外觀處理方式, HS1503 不同於強調低頻表現的 HS1501 ,是一款針對高頻與飄逸感等特性調教的耳機,也就是說喜愛 HS1501 的玩家不一定會喜愛 HS1503 ,但卻能吸引另一票偏好不同風格耳機的玩家。
HS1503 的整體設計仍為 Acoustune 近期的雙重外框結構,也就是將單體部分置於垂直入耳的內框,並將可換線端子等容易造成聲學干擾的組件安裝於把耳機變成繞耳配戴的外框;框體與一般垂直入耳耳機最大的不同點乃在於框體後一截宛若螺帽般的突出設計,就先前的聆聽印象,這個設計對於多餘的反射有相當大的抑制作用,可減少此種小型框體容易產生的殘響。
雖然 HS1503 與 HS1501 採用相同的材質,不過 Acoustune 卻在外觀大膽的採用鮮豔的配色,甚至比起旗艦耳機 HS1551 的配色更搶眼; HS1503 的鋁內框體採用玫瑰金,搭配草綠色的外框,乍看下很突兀,但看久了會覺得不僅吸睛同時也相當有個性。
至於線材乍看與先前 HS1501 、 HS1551 相似,都是偏粗的黑銀相間外包覆處理,然而拿在手上則會感覺更軟一些,不過內部的線材與先前無異,為 114 芯 OFC ,應該是外部的包覆材料選擇較柔軟的材質;雖說線材本身變柔軟了,但相較一般入耳式耳機的原廠線還是偏粗,聽診器效應仍比一般耳機高了許多,在街上聆聽還是會因為摩擦產生較明顯的噪音。
由於這次拿到的是展示用的版本,僅有收納盒,耳機本體搭配 M 號 AET07 耳塞,就不像先前測試 HS1501 有完整的包裝配件,不過實際銷售版本仍舊是超級豪華組合,包括鋁收納外盒,藍色的皮質耳機收納盒,四種類型的耳塞等。
這次聆聽時,由於筆者慣用的耳塞為 L 號,但測試品為 M 號的 AET07 ,筆者手中僅有 L 號的 AET08 ,故基本上是以低頻較鬆散的 AET08 為主進行測試,不過就結論來說筆者認為應該搭配強調高頻的 AET07 比較合適。
HS1503 的基礎聲底與 HS1501 還是有點相似,同樣強調乾淨、明亮的風格,不過對比 HS1501 直白的低頻,搭配了 AET08 耳塞的 HS1503 的低頻反而更洩露出 HS1503 低頻量感更少、更鬆散的缺陷,不過高頻表現相當出色,更為飄逸,清亮的中高頻也不至於刺耳,同時聲音雖不豐腴但也不至於乾扁,在偏明亮的音色取得不錯的平衡。
然而對於低頻控來說,無論是偏好大量低頻,或是喜歡下潛型低頻的玩家, HS1503 在低頻的詮釋方式就較不盡理想,但反觀喜歡特定女歌手明亮、飄逸的聲線, HS1503 則更特化這方面的特質;整體而言, HS1503 在三頻的表現方式可說是 HS1501 天秤另一端的調音,而 HS1551 則較接近兩者中間取得平衡(或說是無論在高頻或低頻都有兩者的水準演出)。
Acoustune 高階系列已經推出到第三款耳機,在基礎聲底維持偏明亮的家族風格,但整體表現卻是往三種完全不同的特色,筆者認為這是相當聰明的做法,因為在相近的價格帶,要以單一聲音滿足所有消費族群是不可能的,但將同一類型的調音風格以價格帶差異化,又往往造成消費者最終僅選擇入門或是旗艦,中間的款式往往被犧牲掉。
對於使用者的選擇來說, HS1503 相當適合聆聽低頻較少的音樂,例如女聲的獨唱,或是金屬樂器演奏類型,能夠對高頻的部分有相當的加乘效果,而且一開封就令人大滿足的豐沛配件,以及個性化的耳機顏色,還有表現出色不遜於入門聲級線的原廠線材,都是 HS1503 令人讚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