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商品向來容易供不應求,除了線上商店外,去實體的小米門市購買往往有機會買到線上商店缺貨的商品。根據蘋果日報消息,日前有民眾在小米之家大量掃貨,每月購買量達到40至50萬元,並將商品加價後於網路平台販售。目前已經被小米列為黑名單拒絕往來,原因是保障其他消費者購買的權利。
掃貨掃到進黑名單
有個消費者每個月在小米消費金額約40至50萬元,購買時皆遵守小米官方的規定,限量新商品須排隊重新結帳才能購買較多個。過往小米官方對於重複購買行為,只要重新排隊且數量合理大多不會為難。然而該消費者的購買量與金額已經超過一般使用量,且小米發現該消費者將購買來的商品於網購上加價販售,對於其他消費者來說可能造成困擾。該名網購業者認為他遵照小米的遊戲規則沒道理被列為黑名單,遭限制後他也曾請人代排購買,但因為使用的都是同一組統一編號,因此還是被店員發現。
▲小米實體店面經常會有線上商店已經缺貨的商品,因而不少人會願意多跑一趟試試運氣,然而黃牛的轉售行為已經影響到其他消費者的購買權利,對於小米而言應該盡快訂定新規則因應。
明確訂定遊戲規則
客觀來看,該名消費者在符合小米遊戲規則下購買商品不該被列為黑名單,小米要解決這問題應該從現在開始明確地列出規則,像是單一用戶(公司行號)的每個月購買上限,白紙黑字能減少許多的困擾。個人是支持小米官方的限購行為,畢竟該用戶的行為已經不是買來自用而是轉售套利。且小米新商品的數量大多有限,當被惡意掃貨後往往會讓其餘想買的一般消費者白跑一趟,不僅有害小米形象,對於用戶來說也增加不便。
你無法避免用戶將商品轉售,但透過規定購買上限的方式,就能簡單且有效地避免惡意掃貨。舉例來說,像是每個人(公司行號)單次限購乙個某商品,當天重覆排隊結帳最多購買3個,每個月購買上限為5個,就能減緩這樣的問題發生機會。黃牛依照小米的規則買東西轉售,為什麼不能買?小米顧及消費者權益封殺賣家,又為什麼不合理?
757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