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

2018.02.27 06:29PM
7r301

Sony 的 A7 系列至今已經演化到第三世代機型,雖然外型設計元素相近,但機構與電子性能每一世代的演進都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其中以畫質為主打的 A7R 系列到了第二世代的 A7R II ,藉由 Sony 獨家的 BSI 元件技術,獲得在畫質與高 ISO 有著壓倒性的性能,作為第三世代的高畫質機皇, A7R III 也延續了同一張元件,但在內部又有可感受的變化。

 

同時, Sony 的 A7 系列的 FE 鏡群向來少了實用的旅遊鏡,雖然目前有一款 FE 24-240mm ,不過除了體積龐大笨重,對焦速度與畫質也不盡理想,而 Sony 也在近期推出了一款更為折衷的高畫質旅遊鏡 FE 24-105mm F4 G OSS ,隸屬 G 系列也不禁令人對這款新鏡頭的表現有所期待,此次就向台灣 Sony 借到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組合進行試用。

 

進化的第三世代高畫質機皇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圖

A7R III 使用的機身框體與高速拍攝機皇 A9 系出同門,也是 Sony 第三世代 A7 的標準框體,雖然乍看下整體與 A7 II 系列近似,不過細看下就可發現除了少了機頂左側的轉盤以外,就是 A9 框體的設計,這個框體除了新增雙 SD 卡槽、微調部分按鍵配置以及加入觸控螢幕、焦點選擇的搖桿外,最大的優點就是改善握持手感與新式的大容量電池。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圖

先前 A7 系列雖有著機身小巧、高畫質以及萬用轉接的優點,不過即便演進到 A7 II 世代,由於感光元件較過往 APS-C 更大,又有 Mirrorless 的感光元件需要全時運作取景的問題,導致沿用自 NEX 系統的電池續航力無法滿足專業玩家需求,而全新的電池則較以往提升 2.2 倍電力,使 A7R III 續航力大幅提升,也可少帶電池出門使用。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3圖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4圖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5圖

另一項改變就是 A7R III 也改採 A9 的新式 UI 設計,對於先前的使用者可能要重新熟悉一下一些被變更位置的項目;另外此次 A7R III 也加入基於感光元件位移的多張拍攝被動式合成高畫質模式,利用以元件像素點為單位的多張拍攝進行合成,使有效畫素堆疊成高達 1.696 億畫素的照片。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6圖

但 A7R III 的拍攝限制比起原理近似的 Pentax 或是 Olympus 的超像素模式來的高,無法在機身進行合成,需要將檔案傳入電腦搭配軟體,同時也限制需在搭配腳架拍攝靜態題材,更不用說像 Pentax 可提供手持拍攝,不過可設定連拍的時間差,甚至可藉由多張長曝照片進行合成算是它的特色。不過由於操作上較麻煩,此次就未針對此技術進行拍攝。

 

感光元件雖相同但搭載更強的對焦與演算引擎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7圖

A7R III 雖沿用 A7R II 的 42MP 感光元件,但在技術上藉由新式的引擎,在性能上得到提升,影像處理時間提升 1.8 倍,可縮短連拍後機身處理所需的時間,並且動態範圍高達 15 檔(需 RAW ),同時還有 5.5 級的機身防手振。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8圖

不過這些提升感都不及導入 A9 的對焦系統來的明顯, A7R III 搭載與 A9 同級的 425 點對比式搭配 693 個相位式對焦點配置,這也使得 A7R III 有媲美 A9 的對焦與追焦性能,雖然沒有 A9 瘋狂的 20fps 電子快門連拍,但依舊有 10fps 的水準,同時機械式快門也超越過往 A7 系列達到 7fps 水準。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9圖

同時電子觀景窗延續 A9 的設計,採用 398 萬畫素 OLED ,並且新式的光學設計使放大率達到 0.78 倍,同時支援瞳孔對焦系統,在拍攝人物的時候可在 AF-C 模式追蹤被拍攝者的瞳孔進行高速的追焦,此外使用電子觀景窗時亦可搭配觸控螢幕移動焦點(不過筆者還是比較習慣使用焦點搖桿就是...)。

 

兼具機動性、畫質的旅遊新鏡 FE 24-105mm F4 G OSS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0圖

除了 24-70mm 焦段廣角到中焦段變焦鏡以外,幾乎所有的 35mm 片幅系統都不乏 24-120mm 的廣角到中望遠變焦鏡,唯獨 Sony FE 系列始終少了這樣的一款鏡頭,這個焦段的優點是在變焦倍率與畫質之間能夠取得平衡,同時搭配 F3.5-f5.6 的光圈或是 F4 恆定光圈,重量也不至於太離譜。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1圖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2圖

在 A7 系列自 2014 年推出至今 5 年的時間, Sony 終於推出 FE 24-105mm F4 G OSS 這款高畫質的旅遊鏡頭,以 663 克的重量,具備超音波馬達以及光學防手振,強調全焦段的銳利與解析度都有出色的表現,不同於其它品牌將類似焦段定位在搭配機身的 KIT 鏡, Sony 則是把這款鏡頭提升到中高畫質的水準,當然也反映在這款鏡頭的訂價上。

 

高畫質、高速對焦與緊湊的組合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3圖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4圖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5圖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6圖

 

從第一世代的 A7R ,到現在第三世代的 A7R III ,幾乎每一代的升級都是有感,不過當然相對第一式代進化到第二世代的劇變, A7R II 與 A7R III 雖然變化幅度也不小,但不至於有那麼大的跳躍感,不過這也是因為回想起第一世代的 A7R 實在不能稱得上是特別優秀的產品,僅是划算的高畫質機身。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7圖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8圖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9圖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0圖

 

 

 

A7R III 延續 A7R II 兼具畫質與高速拍攝雙方面的優勢,在搭配 24-105 F4 G OSS 可說是如虎添翼,在重量比起 G Master 更輕盈、焦段也更便利,畫質部分雖與 G Master 有些差距,但比起第一世代的 FE 24-70 F4 ZA OSS 畫質更為出色,搭配強調高畫質的 A7R III 可說是絕佳的一機一鏡組合。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1圖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2圖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3圖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4圖

 

 

同時 A7R III 也不光只是一款只能在攝影棚中或是搭配腳架才能發揮價值的高畫質機型,拜進化的對焦系統與引擎加持,即便是一般運動攝影、夜景拍攝也有強勢的表現,且高 ISO 表現也很難想像這是一張高密度元件的水準。同時在導入 A9 對焦系統後,不僅是對焦速度與追焦性能變化,焦點分布也更具彈性。

 

不過以暗部對焦性能來說, A7R III 仍舊是有些殘念的,專為錄影與低光拍攝、僅有對比式對焦 A7S II 來說, A7R III 仍追不上 A7S II 在暗部的對焦性能,過於昏暗的環境仍有迷焦的問題,在整個系列當中暫時 A7S II 的暗部對焦性能還是最好的。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5圖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6圖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7圖

另外在連拍方面,雖無 A9 瘋狂的 20fps ,不過 10fps 、最高 77 張 42MP 照片的連續拍攝性能依舊是相當強勢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礙於感光元件設計,在拍攝高速移動物體如賽車、高速列車等,就無法如 A9 一般有著強大的快門扭曲變形抑制,畢竟 A9 的感光元件先天就是為運動攝影最佳化,這也是 Sony 為這兩款機種所賦予的決定性產品差異化。

 

A7 家族不可動搖的綜合性能之王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8圖

就包括 A9 系列一併計算進去,另外包括稍早剛發表的 A7 III 而言, A7R III 仍可說是目前各項性能綜合之下的王者,包括對焦、追焦性能、解像等,都可說是位於 A7 家族坐二望一的出色表現,同時也支援進階 4K 錄影機能與專業的錄影格式。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9圖

當然就一般攝影玩家來說,有著相同對焦系統,但僅為 24MP 以及採用較低解析度的 A7 III 也不失為好選擇,不過以講求極致畫質,尤其有大圖輸出需求的專業族群, A7R III 的 42MP 表現絕對是不會讓人失望的,除了Sony 自家鏡頭與轉接它牌鏡頭以外,現在就連副廠也陸續推出原生 FE 接環的高畫質鏡頭群,讓 Sony A7 系列玩家有更豐富的鏡頭選擇。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30圖

對比前一世代的 A7R II ,即便感光元件相同, A7R III 仍有其優勢,包括雙卡槽、大容量電池、更進化的對焦系統、以及藉由先進引擎獲得的更高影像品質等,是 A7R II 無法望其項背的,尤其拍攝題材若不僅限於靜態,在高速對焦系統加持下的 A7R III 亦能勝任如此嚴苛的需求。

是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31圖

3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