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硬體變化不大,強化引擎與位移高畫素技術的 K1 Mark II 正式發表

2018.02.22 11:55AM
7568580895

兩年前 Ricoh Image 正式推出代表 Pentax 玩家超越十年的全片幅悲願機種 K1 時,幾乎體現了 Pentax 玩家對全片幅機身的預期,相較同級仍緊湊小型化的機身,基於感光元件位移連拍的超解像模式,新式的轉盤配置,特殊的多軸翻轉設計等,都可說是這款旗艦機與眾不同的特色,唯獨當時採用的 36MP 元件雖然調教得宜,然而在 Sony 發表了 42MP 背照式元件後,不免讓人期待改版後可換上 42MP 元件,不過在 K1 Mrak II 正式公布前就已經傳出 36MP 元件將續用,而今天 K1 Mark II 正式發表也證實先前的傳聞,基本上 K1 Mark II 僅算是小改版機種,基本硬體規格、設計延續 K1 ,在引擎部分升級,並藉此使高 ISO 提升到 819,200 ,還有提升手持拍攝時,超解像模式合成的性能。

是基礎硬體變化不大,強化引擎與位移高畫素技術的 K1 Mark II 正式發表這篇文章的第1圖

K1 Mark II 沿用原本 K1 的 36.4MP 感光元件,導入與 K70 、 KP 類似、加入加速器的引擎,使得最高 ISO 提升到 819,200 ,並且在全新的影像處理參數設定中強化藍色與綠色的演繹(過往 Pentax 也是以藍色與綠色表現為玩家稱道),而 K1 Mark II 搭載的超像素模式 II 原理與先前相同,仍是透過四次元件位移的四張照片進行合成, K1 Mark II 還強調可在手持下成功進行拍攝與合成。

是基礎硬體變化不大,強化引擎與位移高畫素技術的 K1 Mark II 正式發表這篇文章的第2圖

機身依舊是採用鎂鋁合金框體,並且具備耐候特性,當然 100% 視野、 0.7 倍放大的光學五稜鏡, 3.2 吋 104 萬畫素的多軸式翻轉 LCD 等也一併繼承,連拍速度為 FF 模式 4.4fps (最高連續寫入 17 張 RAW 或 70 張 jpeg ), APS-C 則可達 6.4fps ,錄影部分相較競爭對手還是比較跟不上,只停留在 1080p 30p ,而過往就搭載的 4K 縮時則依舊維持;不過對有追焦需求的玩家來說,雖然對焦系統維持 33 點(包括 25 個十字對焦點)配置,然而演算法經過改良,在 AF-C 模式下對於移動物體的追焦準度更高,此外機身防手振更聲稱可達 5 級。

K1 Mark II 單機售價為 1,999.95 美金,搭配 FA D 28-105mm F3.5-5.6 ED WR DC 套裝為 2,399.95 美金,預計四月上市;另外由於相較 K1 在基礎硬體幾乎相同, Ricog Image 在日本自五月起至九月也提供 K1 的核心機板升級服務,可用日幣 54,000 進行升級,約需要 7 到 10 天的時間進行升級,更換後會將下方 SR 的標誌換成 II 作為升級的象徵,不過再多花這筆錢是否值得就因人而異了。

新聞來源: DPreview , Ricoh Image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