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取自pixabay)
昨天(1/9)美國聯邦眾議院無異議通過《台灣旅行法》(HR535),這個法案再經聯邦參議院通過,並經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即能成立。昨天也通過另一項指示國務卿發展策略、協助台灣在世界衛生組織(WTO)取得觀察員身分的法案(HR3320)。
什麼是台灣旅行法?
《台灣旅行法》是美國眾議院及參議院於2016年9月分別提出的法律,旨在促進台灣與美國之間的高層級交流。根據《聯合新聞網》,美國國會認為自從制定《台灣關係法》後,由於美國自身對於台灣高層訪美的設限,兩方一直缺乏有效溝通,阻礙了兩方關係發展。法案提及,美國應該允許國安、行政等任何層級的官員赴台會晤台灣官員,且允許台灣高層官員進入美國與國務院、國防部等政府部門的官員會面。
美國的自我設限是胡扯
《台灣旅行法》法案由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夏波(Steve Chabot)提出,且共有80多位國會議員共同連署,參議院方面則由聯邦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提出,共7位參議員參與連署。
根據《中央社》,夏波在去年的聽證會上表示美國現行政策「簡直胡扯」,說美國現在的自我設限「不只侮辱人,也非常沒有成效」。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會長陳正義對此表示,「《台灣旅行法》在眾院無異議通過是個重大里程碑,FAPA將向參議院倡議,確保法案盡快在參議院通過。」
台灣的總統自台美斷交後至今未訪問華府
自從美國與我國終止外交關係後,台灣的總統、行政院長、外交部長等高級官員至今仍未訪問過華府;即便美國過去雖曾派閣員訪台,也會避開敏感的國防與外交官員,多以商務、教育交流為主。美國提出《台灣旅行法》被評價為美國國會釋出的重要訊息,認為固有的台美溝通模式已不足以繼續維持區域和平。
去年6月16日,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台灣旅行法》草案,當時前副總統呂秀蓮指此為「遲來的正義」。根據《中央廣播電台》,呂秀蓮當時表示,「(原音) 我們應該表示歡迎也感謝,這是遲來的正義,比如說我擔任副總統期間,到美國只能過境,如果我們沒有中美洲的邦交國,你連過境都沒有,你永遠不能去美國。我反而退休以後海闊天空,全世界我都可以去,這太不公道,本來就不合理,這好像在懲罰我們國家的總統副總統一樣,我們應該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