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在今年 CES 的展前活動主要還是以回顧去年一整年的進度為主,並未宣布新硬體,不過 NVIDIA 宣布了一項相當重要的自動駕駛相關技術,透過在 DGX 伺服器上以虛擬環境提供 Drive PX 自動駕駛車的訓練,如同 ISSAC 虛擬訓練環境之於 Jetson 平台訓練一樣,藉由虛擬化方式加速訓練流程並降低風險。
1
在 NVIDIA CES 主題演講上,在遊戲領域除了回顧去年重要的 Max-Q 超薄筆電設計外,也宣布為 GeForce Experience 增添名為 Freestyle ( Beta )的遊戲影像特效套用新功能,簡單的說就是透過開啟 GeForce Experience 後,可在遊戲中套用多項原本用於 Ansel 的影像處理特效,同時 Ansel 也將在新升級中加入 8 項新的特效以及調整 UI 。
另外在 AI 領域,則提及去年 GTC 所發表的 Volta 架構、 Tesla-V100 以及小改版的 DGX-V ,還有在去年底所推出的 Titan V 等,這些基於 Volta 架構的產品搭配深度學習技術,將人工智慧再更向前推進一大步。
自動駕駛作為近年 CES 的重點,自然也是 NVIDIA 展現其相關技術的重要場所,不過此次 CES 並未宣布新硬體,而是正式宣布將在今年初開始供應新一代 Level 3 ~ Level 4 自動駕駛晶片 Xavier ,以及預計在今年底提供為 Level 5 自動駕駛預先準備的 Drive Pegasus 自動駕駛平台。
Xavier 搭載了 8 核心客製化 ARMv8 64 位元 CPU 核心,搭配基於 Volta 架構的 512 個 CUDA Core 的 GPU ,核心內具備超過 90 億個電晶體,供耗僅需 30W ,卻可提供 30TOPS 以上的性能,足以提供 Level 3 到 Level 4 等級自動駕駛所需。至於 Pegasus 則是基於兩顆 Xavier 與兩顆次代 GPU ,供耗約 400W ,效能達 320TOPS 。
同時 NVIDIA 也藉由 Drive PX 自動駕駛平台進行道路自動駕駛驗證,在一段達 8 英哩、 23 個十字路口、 8 個大彎與兩個停止號誌的鄉間道路,完全交由自動駕駛平台進行駕駛。雖然此段道路車流不多,不過由於是鄉間小路,故許多路口都沒有號誌,需要藉由機器視覺偵測路況,並在轉彎與會車時注意路況。
不過此此發表活動更重要的是 NVIDIA 宣布了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技術應用,包括基於 Autosim 虛擬環境的自動駕駛訓練、駕駛輔助 AI 系統 DRIVE IX ,以及將 AR 應用在駕駛輔助的 DRIVE AR 。透過在 DGX 系統執行 Autosim 虛擬駕駛環境,並透過 Drive 平台或是 DGX 進行自動駕駛訓練,可讓自動駕駛平台在安全的虛擬環境中進行訓練,並且可在虛擬環境中模擬各種真實駕駛行為。
至於 DRIVE IX 則是透過車上的感測器提供駕駛與乘客 AI 助理功能,例如當駕駛分心或是快睡著時提醒駕駛,或者是要開門下車之前警告有車輛經過;而 DRIVE AR 則是透過 AR 技術結合儀表板、後照鏡與擋風玻璃等,提供各式道路環境相關資訊。
同時 NVIDIA 也宣布多項新的合作計畫,在中國由百度與車用電子廠商 ZF 宣布將基於 Xavier 打造具 ZF Pro AI 的自動駕駛平台 Apollo Pilot ;另外與 BMW 、韓國現代合作的 Aurora 也將推出基於 Drive Xavier 的 Level 3 ~ Level 4 自動駕駛平台,同時 Uber 也將採用 NVIDIA 方案作為其自動駕駛車的系統,最後也宣布與福斯進行戰略合作,為將 AI 技術導入車用領域共同努力,並以 Holodesk 展示福斯新款電動巴士 I.D. Buzz , I.D. Buzz 也將採用 Drive IX 提供駕駛駐守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