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 自十三年前開始與 NVIDIA 深入合作,從設計、模擬領域開始,到車載通訊系統、數位儀表板以及自動駕駛進行合作,自 2014 年在 CES 發表虛擬駕駛艙與車載通訊系統後,在 2017 年宣布基於 NVIDIA K1 打造全新的 zFAS 自動駕駛平台,同時宣布 zFAS 將可達到 Level 3 的自動駕駛層級,使得搭載全新 zFAS 的 A8 成為首款達到 Level 3 等級技術的自動駕駛車 ,在此次台北新車大展活動 AUDI 也與 NVIDIA 一同介紹他們的合作技術。
雖然現在喊自動駕駛技術的車廠相當多,不過多是僅達到輔助駕駛層級的 Levle 1 與 Level 2 等級,但要達到人們所想像的完全自動化駕駛,則需要達到 Level 5 等級,目前各車廠與技術品牌也都還在為了達到 Level 5 努力中,所以要現行的車輛能像老影集霹靂遊俠中的夥計那樣的自動駕駛能力是不可能的,但隨著新 Audi A8 搭載的 zFAS 達到 Level 3 層級,也象徵自動駕駛產業又往前邁進一步。
AUDI 與 NVIDIA 自 12 年前就開始進行深度合作,透過 NVIDIA 所擅長的影像技術,為 Audi 的車款設計、安全性與性能模擬帶來巨大的變化,縮減設計與測試驗證的時間,並提升車輛的燃油效率與結構安全性;而雙方更陸續在 NVIDIA 推出 Tegra 平台後,為車輛帶來新式的娛樂與駕駛體驗,為 Audi 提供結合圖資的導航系統,同時為新一代駕駛體驗提供可客製化資訊的虛擬駕駛艙,藉由全液晶顯示器取代傳統儀表板的指針,提供在不同情境下所需的駕駛相關資訊。
然而作為這次全新 A8 最大的賣點的 Level 3 自動駕駛技術的關鍵,就是搭載具 CUDA 技術的 Tegra 處理器的 zFAS ;在進行自動駕駛前, A8 需要獲得三項資訊,包括圖資,定位與環境感知,藉由蒐集這三項資訊後,才能進行行車計畫,而圖資來自系統資訊,定位可透過 GPS 以及未來車聯網進行,環境識別則要藉由影像感測器、雷達、光達等取得,而作為行車計畫的關鍵,就是 zFAS 。
A8 的 zFAS 平台是透過結合包括 NVIDIA 的 Tegra K1 , Mobile Eye Q3 視覺處理器、 Atera Cyclone FPGA 與 Infineon AURIX MCU 四大晶片構成,然而作為自動駕駛關鍵的大腦則是 Tegra K1 ;不同於早期的自動駕駛使用傳統的 AI 僅能針對系統寫入的方式應對,藉由具備 CUDA 架構與深度學習框架,藉由支援深度學習技術, zFAS 可如同人類的大腦般學習並進化,這也是 zFAS 能為 A8L 帶來 Level 3 自動駕駛的關鍵。
達到 Level 3 雖然已經是相當重大的里程碑,不過距離 Level 5 還有一段距離,在達到 Level 5 ,需要更強的環境感知能力與運算力,其中相較現行 10 倍的車載相機解析度、環繞全車的光達系統、高解析度 3D 圖資、全車周圍的物件感知等等,將會是跨到 Level 5 的環境感知技術所需, NVIDIA 也持續提供更高效能的平台,藉此滿足未來的自動駕駛所需的運算能力。
NVIDIA 、 Audi 也持續為了未來的交通進步持續投入研究,像是 Audi 在 2017 年 CES 展出搭載新一代 NVIDIA DRIVE PX 2 的 Q7 概念車、 NVIDIA 、 AUDI 與 Google 合作的 Lunar Quattro 等,都集結了雙方的技術與智慧。而他們也預期,在未來能夠手持方向盤駕車、甚至擁有自己的車,將會是比現在更珍貴且奢侈的一件事情,在不久的將來, Level 5 自動駕駛將會實現並普及,街上會充斥著自動駕駛車輛,人類不再需要學習開車就能藉由共享自動駕駛車到達想要的地方。
Audi 這次還展出兩台深具歷史價值的車款,包括在上個世紀 30 年代由 Audi 前身 Auto Union 的賽車 Type-C ,這款怪物搭載 6.0L V16 單凸輪軸引擎,在當年可輸出最大 500 匹以上的馬力,最高速可達 340 公里。
此外還有導入四輪傳動 Quattro 技術的怪物級拉力賽車 Audi S1 Quattro ,由Walter Röhrl 於 1987 年挑戰 Pikes Peak 派克峰登山賽的 Audi S1 Quattro ( E2 )賽車本尊, 1980 年代 Audi 以搭載四輪傳動技術的 Audi Quattro S1 Group B 讓四輪傳動技術在拉力賽事聲名大噪,而這款為派克峰賽事設計的 S1 Quattro ( E2 )不僅將底盤改成鋼管車架減輕重量,則有著更誇張的空氣力學套件設計,包括更大型化的尾翼與前保險桿,藉此提供更高的下壓力,並且搭載 5 缸渦輪增壓引擎,並且動力輸出據稱超過 700HP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