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毓仁談監理沙盒:應設置「金融科技發展委員會」積極推動金融科技

by Knowing
2017.12.21 04:36PM
是許毓仁談監理沙盒:應設置「金融科技發展委員會」積極推動金融科技這篇文章的首圖
首圖是許毓仁談監理沙盒:應設置「金融科技發展委員會」積極推動金融科技這篇文章的首圖

(圖片取自 許毓仁臉書)

國民黨立委許毓仁求學時曾獲得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創意領導課程獎學金;2009年許毓仁讓台北成為亞洲第一個得到「TEDx」計畫授權的城市;2015年許毓仁入選奇點大學的高階經理人專班,拓展他對創新與科技運用的視野。

第一次提出監理沙盒,所有官員都滿頭問號

許毓仁從政後十分關心台灣科技新創的發展,積極引入新思維,也敦促政府推行一些具前瞻視野的政策。許毓仁參加KNOWING新聞的直播節目「立院小食堂」時表示,他第一次質詢、提出「監理沙盒」這個觀念時,所有官員都滿頭問號,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監理沙盒,他還要畫圖跟大家解釋。

之後雖然幾任金管會主委如丁克華、李瑞倉主委基本上都支持,而許毓仁與余宛如、費鴻泰等立委也都力推監理沙盒草案;但,許認為,或許是前幾任主委心態比較保守,不知道該不該大力推動法案,所以遲遲沒有進展;而新任金管會主委顧立雄,第一他沒有包袱,第二他學習新事物滿快的,所以這個會期在各界的要求之下,將監理沙盒列入72個優先法案之一,加上大家卯足全力推動,才在這個會期讓監理沙盒草案審查通過。

是許毓仁談監理沙盒:應設置「金融科技發展委員會」積極推動金融科技的第3張圖

(圖片取自pixabay)

倡議設置「金融科技發展委員會」做主管機關

許毓仁認為監理沙盒的主管機關這方面有不小的爭議;有人說要讓行政院做主管機關,但他認為行政院沒有那個know-how,底下也有很多部會,由其做為主管機關是有問題的;至於金管會,因為金管會主要在於管制,叫它變業務機關有點奇怪,像是球員兼裁判,且定位認同混淆。

許毓仁當時倡議設置「金融科技發展委員會」,用比較積極的態度去推動金融科技的業務。事實上,亞洲最熱衷於擁抱新創的新加坡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其主管機關MAS(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十分積極地推動、幫助新創團隊。另一個爭議是實驗期要多長。通過初審的版本實驗期是一年,最多可延長4次,每次半年,最多可長達3年,為全世界實驗期間最長的監理沙盒。許毓仁認為,台灣創設實驗期3年的監理沙盒法案是一個宣示,歡迎在別國受到嚴格管制的金融科技新創業者來台灣發展。

應予公務員免責權

除了制度,公務員的心態也很重要。許毓仁強調,公務人員心態如何認定,法條是關鍵;所以他提出的監理沙盒法案特別強調公務人員免責,這樣他們才敢冒險去創新;這其實是長久以來台灣公務員體系的大問題:法律沒有說的東西就不敢做。

除了公務員免責,許毓仁在KNOWING的專欄中提到,通過初審的法案中還納入他提的監理沙盒草案裡的另一個重要精神 ─ 申請人能以聯合參與的模式申請實驗:鼓勵金融生態圈發展,容許以生態圈夥伴聯合參與模式申請;但參與者的權利、責任與義務,應以明文契約加以規範並於申請時提出。

政府要帶新創團隊到世界各地去落地

日前蝦皮打趴PChome的議題很紅,許毓仁提出看法,認為如果詹宏志當初做PChome的時候結合第三方支付等FinTech,或許有機會更早走出台灣、更有國際競爭力,而不是蝦皮來台把PChome打得落花流水。有些立委說要政府保護產業,許毓仁認為那是封閉式的想法。

許毓仁指出,現在的競爭是沒有疆界、時區與意識形態的,台灣面對的是全世界的競爭,所以政府要做的是帶頭協助台灣新創團隊走出去。政府應該要有能力與外資談判;就算中華民國小、無法與大企業談判,政府至少要開疆闢土,帶新創團隊走到世界各地去落地、做媒合。

是許毓仁談監理沙盒:應設置「金融科技發展委員會」積極推動金融科技的第4張圖

(圖片取自pixabay)

政府現在做的決策會影響一個世代

許毓仁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在15年前決定要做亞太營運中心;當時台灣本來也有機會,但因為某些陰錯陽差而未果。現在新加坡可能是全亞洲政策最開放的國家,也是人才、資金高度集中的國家。就是這15年,剛好是台灣的GDP與新加坡GDP拉開的關鍵期,現在新加坡GDP約5萬美金,而台灣還不到3萬美金。

許毓仁總結,「政府現在做的決策會影響一個世代」;科技快速進步,顛覆舊有商業模式是很快的。「浪來的時候,如果不是乘著浪前行,就是被浪潮衝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