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

2017.11.29 10:52AM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Fiio 在音樂播放器一向以平價高規為其產品理念,也曾在接受日媒採訪時表示它們希望能以音樂播放器界的 Toyota 作為其品牌理念,而在兩年前也推出基於 Android 系統的品牌旗艦級機種 X7 ,以獨特的可更換擴大模組設計與搭載 ESS9018S 為其賣點,今年則宣佈了第二世代的 Fiio X7 II ,最近也以這款新旗艦機搭配 Fiio 的圈鐵耳機 F9 進行試用體驗。

 

延續 X7 理念的再度進化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圖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圖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3圖

Fiio X7 II 無論是造型或是設計理念,皆延續 X7 進行進化,在外型設計與 X7 相仿,不過在機身左側加入一道更明顯的斜切,並改用轉盤型數位音量控制取代先前的按鍵式設計,而記憶卡插槽添加到兩個擴充槽,並以近期手機常見的卡槽式設計取代前一代裸露插槽設計,不過對於較經常更換記憶卡的朋友,就需要攜帶退卡針才能換卡了。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4圖

Fiio X7 II 保有擴大模組化的設計,利用兩顆螺絲固定於專用連接介面上,雖然模組設計與 X7 相同,但因為外型設計略有變動,故在左側還要多鎖一塊飾片使外觀能夠流暢;至於機頂具備開關,而 3.5mm 介面則兼具 Line Out 、光纖與同軸輸出三合一功能,在機身設定功能切換,雖在機身設計可以使 Line Out 能調整音量,不過阻抗匹配關係不建議直接連接耳機。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5圖

包裝中還有包括預先裝載在 X7 II 的半透明矽膠套, X7 II 專用的皮革保護套與用來拆卸模組用的星形螺絲起子、耳機擴大模組的裝飾片等配件,不過不得不說半透明矽膠套的質感不是很好,相信一般使用應該會寧可選擇裸機或是搭配皮革保護套,皮革保護套相當密合,一旦裝載上去就不太容易卸下。

 

更高規的音樂核心元件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6圖

Fiio X7 II 的核心架構也再度提升,搭載 ESS 的 8 聲道 ES9028PRO 晶片,同樣強調繞過 Android 底層的 ASRC 設計直接控管,可避免被系統強制升頻,同時搭配 45.1584MHz 、 49.152MHz 與 100MHz 三組水晶震盪器,使針對不同取樣率的音樂播放都可達到良好的同步。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7圖

系統核心使用瑞芯微的 RK3188 4 核心 Cortex-A9 處理器,搭配 2GB 的 RAM ,系統是 Android 5.1 的修改版本,預載 Play Store ,故可擴充第三方軟體,要留意的是因為處理器性能不比目前主流手機,不適合執行過於複雜的軟體如遊戲應用,此外僅有內建的音樂播放軟體才能更改各種輸出設定,若使用的耳機較為特殊需要更改如阻抗一類設定,第三方軟體就沒有這樣的設定功能。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8圖

同時,此次搭配的擴大機模組為全新設計的平衡模組 AM3A ,採用 AD8620 作為前級放大,搭配 OPA926 作為耳機擴大,號稱整個 PCB 經過九次設計,可提供 3.5mm 單端與 2.5mm 四極平衡兩種輸出,可提供最高 150mW x 150mW 輸出,當然若有其它需求,亦可相容 X7 系列的模組,不過預設就搭配平衡輸出,可說是現在市場的主流趨勢吧。

 

高附加價值的機能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9圖

既然用上 Android 系統, X7 II 也具備如手機般的擴充能力,除藉由 Play Store 下載其它應用程式如串流撥放軟體,亦可藉由 DLNA 讀取家中的網路硬碟等,此外亦可藉由機頂的複合式 3.5mm Line Out 孔進行類比輸出、光纖或是同軸輸出,搭配家中的擴大機、高階 DAC 等做為數位轉盤使用。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0圖

另外 X7 II 也搭載有藍牙模組,且具備 aptX 編碼支援,這意味著 X7 II 可連接到藍牙耳機或是藍牙音箱等使用。此外 AM3A 模組上的 3.5mm 單端輸出可支援市場常見的 3.5mm 四極通話耳機的線控功能,可像是搭配手機一樣於控制音樂播放,增添些許的便利性。

 

智慧系統的美麗與哀愁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1圖

Fiio X7 II 採用的應用處理器解決方案,是屬於原本用於平價平版的方案,雖然搭配了 2GB 的 RAM ,不過不同於韓國 A&K 將所有 Android 擴充性封印, Fiio 仍保留了擴充的自由性,但也等於需要面對 Android 系統本身不那麼適合用於音樂播放器的問題、尤其是其使用的應用處理器明顯不及同樣採用開放系統的 Onkyo / Pioneer 。

 

其 Android 5.0 系統雖針對音樂播放進行調教,然而在處理器效能較一般、又是搭配 2GB RAM 的情況下,若在連線下開啟 Play Store 安裝 app 或是進行更新,會在進行安裝時如早期手機容易產生卡頓的情況,其次是 Fiio 恐無力將系統升級到記憶體管理較佳的 Android 7.0 後版本,在長期、連續使用下仍會有偶發音樂播放軟體因記憶體不足而關閉的情況。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2圖

此次也如 X7 第一代一樣具備純音模式,不過相較 X7 開啟純音需要進行重新開機(註:以筆者當時測試的 X7 為印象、不確定後其是否透過系統升級修正過), X7 II 在開機後僅需在第一次開啟純音模式需要進行類似開啟 app 的程序,後續切回一般 Android 模式後重新啟動純音模式就不需要漫長的加載。

 

純音模式下將僅提供下拉選單、音樂 app 與系統設定等功能,將系統資源集中在音樂播放上,筆者以印象比較 X7 的純音模式下, X7 II 是否開啟純音模式的差異已沒那麼顯著,先前 X7 搭配 UM30 Pro 在開啟與關閉純音模式可在短時間就感受到細膩性與資訊量的落差,而 X7 II 需要稍微認真一點聆聽才會感受到差異,但不可否認純音模式的乾淨度仍較高。

 

平價的圈鐵混合耳機 F9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3圖

這次所搭配的耳機,是 Fiio 甫推出的一圈雙鐵、圈鐵混合耳機,單體的分配是以兩顆複合式平衡電樞單體負責高頻與極高頻, 9.2mm 的 PEK 複合振膜動圈單體則用以負責中低頻,外觀採用繞耳式的設計,以金屬外殼搭配湖水漣漪般弧線勾勒作為點綴,並強調金屬殼體也具備消除多餘共振的特性。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4圖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5圖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6圖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7圖

F9 的耳塞採用主流的大口徑導音管設計,而導管偏長,若以筆者一般的佩戴習慣,則與筆者慣用的 SpinFit 耳塞不合,搭配使用下會使得框體過於突出耳朵,故此次還是以原廠所提供的兩組耳塞為主。F9 提供的耳塞有兩種,分為軟柱的全紅色耳塞,以及內芯較硬、內紅外霧黑的雙色耳塞,兩組耳塞開口大小也不同, Fiio 標榜開口較小的紅色耳塞聲音較均衡、開口較大的雙色耳塞則著重低頻。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8圖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9圖

F9 本體採用可換線設計,介面選擇使用主流的 MMCX 端子,並提供兩條不同的線材,其一是採用絞線的 2.5mm 平衡線材,以及一條矽膠皮包覆的 3.5mm 通話用線材, Fiio 標榜平衡線材為 OFC 鍍銀,具備高解析、均衡的特質;另外包裝中具有防水收納盒設計。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0圖

至於聲音表現方面,筆者認為 F9 屬於低頻量感略多、音色細瘦偏冷、人聲較後退的類型,若以合適的音樂類型來說應該是比較適合 ACG 與電音舞曲,兩款耳塞搭配下也會呈現略微不同的風格,若是搭配紅色耳塞,則聲底會變得較鬆散、低頻變慢但較為細緻,至於雙色耳塞則會較粗聲,低頻增量且聲音偏硬的風格。

 

Fiio 官方組合體驗

 

既然 Fiio 提供了一套官方搭配組合,主要此次也以 X7 II 搭配 F9 進行試聽,而相較先前在體驗會的印象,果然在平衡輸出的表現比起當時使用單端理想不少,不過整體風格來說,仍屬於高頻偏暗、在端頂點可感覺到延伸感被抹平的情況,只是對比單端輸出會理想許多。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1圖

而 F9 若使用單端搭配,音場會縮減許多,樂器聲音會較為趨前,使得人聲後退的情況更明顯,搭配 2.5mm 平衡輸出下,則樂器位置會到較正常的空間,人聲位置變化不大,仍較為後退,但至少不會有單端樂器聲蓋過人聲的情況發生。

 

整體而言, X7 II 的風格是在中低頻渲染較突出的風格,但並非是中頻飽滿或是低頻爆量,而是高頻延伸不足產生的失衡,不過音色略嫌細膩度不夠,若是搭配原本就較粗聲的耳機或是對前端反應比較明顯的耳機,會覺得在細節資訊的處理可以更圓滑一些,不過搭配偏冷底的 F9 ,倒是在平衡模式下得到一個互補的平衡感。

 

隨身播放界的 Toyota ?但可能消費者也想要 Lexus

是以平價高規為理念的音樂播放器, Fiio X7 II 與圈鐵耳機 F9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2圖

雖說 Fiio X7 II 與 F9 的組合套裝與筆者偏好的音樂類型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 X7 在此級距提供了以下犯上的核心硬體規格,畢竟使用到 ES9028Pro 多用於 2,000 美金級的家用系統上,鮮少會使用在音樂播放機上,而這顆晶片無論是規格與表現也有先天上的優勢,實際上筆者對於 X7 在此價格的細節資訊表現仍是肯定的,只是不偏好其調音方式。其次雖然自 X7 開始, Fiio 嘗試使旗下播放機質感能夠更佳,也可看的出來 Fiio 在努力,不過整體的細節修飾筆者還是覺得少了一線品牌的細緻度,如日、韓系的播放機在機身質感的細節處理還是比較精緻的,同時其它中國品牌亦在質感日益提升。

 

不過若真如 Fiio 所說的是以播放機產業的 Toyota 自居,那 Fiio X7 II 確實是在某些方面有那麼一點味道,純以平價享受好聲音來說, X7 II 是夠格的,只是這年頭願意投資播放器的玩家恐怕還是會更喜歡 Toyota 旗下高級車品牌 Lexus 一些,筆者私心認為, Fiio 可以在外型細節再多下一點功夫,使其質感能與日韓同價位機種抗衡,更能這片中國大戰日韓聯軍的亂世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