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一個忠實的Sega派玩家,應該會記得昨天也就是11月27日是什麼日子,是的,昨天正好就是Sega的末代家用主機「Dreamcast」(簡稱DC)的生日!1998年的這一天,這台全身淨白,帶著Sega滿滿期盼的主機在日本上市,一開始受到許多玩家的愛戴和好評,可惜生不逢時,最後DC在3年後,也就是2001年宣告停產,成為Sega最終的家用主機,並就此退出硬體界,轉型成為軟體開發商。
▲Sega的末代家用主機Dreamcast。
Sega在現實生活中一直沒能夠做到真正完全稱霸遊戲市場,頂多都是和對手平起平坐,這也成為Sega派粉絲的一個懸念,於是乎在DC的生涯末年,出現了這麼一款彷彿是要滿足該品牌擁護者心中未能實現的夢想的有趣遊戲,它的名字也非常有趣,叫做「SGGG」(セガガガ,念法為“se-ga-ga-ga”)。《SGGG》一開始其實是款只在自家的網路服務上面所販賣的遊戲,後來才又推出家用版,它上市的時間,正好就是Sega宣布DC停產之後不久的日期,儘管推出的時間點有些諷刺,但它卻成為DC主機上少有的神作(神ゲーム)。
▲《SGGG》的遊戲封面。(圖片來源:連結)
被賦予拯救Sega的重責大任 RPG加上SLG玩法的另類經營遊戲
一開始光是看這遊戲的標題,還搞不清楚到底它是怎樣的一款遊戲,不過從那藍色的遊戲Logo,很明顯地就可以看出這就是Sega所出品的遊戲。其實Sega在《SGGG》的遊戲標題畫面上,就已經寫著大大的「セガ.シミュレーション」(Sega Simulation),代表著這是一款SLG模擬遊戲,嚴格說來它應該是一個「前段RPG,後段SLG」,裡面還包含許多特殊小遊戲的多元化經營類型模擬遊戲。
玩家要扮演遊戲主角「瀨賀太郎」,他是一個非常喜愛Sega遊戲的少年,某天他接到通知,他被Sega的電腦「Tera Drive」給選上,被賦予挽救Sega的重責大任,當時的遊戲界被「Dogma」給吃掉97%的佔有率,Sega僅剩下3%,玩家所要做的就是進入Sega公司內部,整頓公司內部的人力,並且在2025到2027這三年間,利用手上目前僅有的1,000萬日幣資金,讓Sega再次成為佔領遊戲界100%版圖的偉大公司。
▲圖片右邊就是遊戲的主角─瀨賀太郎,身旁綠色頭髮的女生則是女主角─羽田彌生。
遊戲主要的進行方式,主要是先以RPG遊戲方式的玩法進行,玩家必須在Sega社內遭遇到各式各樣的社員,這些人有遊戲製作人、程式設計師、圖像工作人員和美術設計等等,你必須藉由「說得」這個攻擊方式打敗他們,並且將之納為夥伴。後半段的SLG部分就像是經營模擬類的遊戲,玩家將成功說服的夥伴們組成遊戲開發Team,必須研發出各式各樣的遊戲,以慢慢增加資金,並試著將遊戲版圖由對手「Dogma」手中慢慢佔領回去,最終目的就是開發出經典大作級遊戲,並拿下100%遊戲市場版圖。
▲遊戲前半部分是以RPG的方式進行,玩家藉由打敗敵人收集開發遊戲的團隊夥伴,某些事件會遇上強敵級BOSS,打敗之後都可以取得開發遊戲的關鍵道具。
▲後半的玩法則是像一般的經營養成類型遊戲,玩家要組織開發團隊,運用有限的資金和人力開發出遊戲,並且慢慢把遊戲版圖給吃回來,開發過程中有很多的問題,像是類型的決定、挑對發售日,以及搞定內部班底等等,細節還不少。
▲遊戲的最終目的是要讓Sega拿下100%的遊戲市場,成為遊戲界的霸主。
▲遊戲裡面有很多其他類型的小遊戲,這是其中的一個射擊遊戲《R720》,裡面的敵人角色都是跟Sega有關的東西。
遊戲包含許多自我吐槽幽默 成為DC末代神作價值不斐
遊戲的故事完全反映出當時Sega的困境,2000年的時候,全球整個遊戲市場大概被Sony和任天堂吃掉大半,前者約50%,後者約35%,而Sega只剩下約15%的佔有率,後來的走勢大家也很清楚,因此《SGGG》可以說是一個滿足自己怨念的遊戲,當然這樣的遊戲沒有什麼不可以,在遊戲裡面酸酸對手,惡搞一下,也算是一種另類的幽默,遊戲裡面也埋了很多的梗,都是反映現實生活上的實際事物,例如前述所說的「Tera Drive」電腦,其實是當初Sega與IBM合作,一台可以玩Mega Drive遊戲的個人電腦產品,只是因為銷路不好,就這麼慢慢給大家遺忘了...(結果在遊戲裡面成為Sega主電腦)
▲這台就是Sega與IBM當初共同所推出的電腦產品「Tera Drive」,它的左側就是可以安插Mega Drive卡帶的槽。小虎之前也有專文介紹過:Tera Drive
玩過《SGGG》的玩家幾乎都對這款遊戲讚不絕口,雖說是將現實怨念化為商品的作品,但裡面許多令人會心一笑的梗讓很多玩家都相當喜愛。這款遊戲算是DC末期的神作之一,事隔多年在二手市場上的價值也非常地高,可以賣到數萬日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