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專業影音工作者性能或可靠性的需求, G-Technology G-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動手玩

2017.11.21 05:57PM
是滿足專業影音工作者性能或可靠性的需求, G-Technology G-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隨著採納 USB Type-C 介面的 Thunderbolt 3 介面的推出,不少中高階筆記型電腦為了簡化 I/O 設計,紛紛導入這項新式的介面,畢竟此介面能滿足供電、數據資料、影像數據等需求,並延續 Thunderbolt 系列可進行菊花鏈串接的特性,同時高於現行 USB 的頻寬,更使得此項介面對專業使用者的外接儲存裝置帶來高頻寬。

 

這次也測試由 Western Digital 集團旗下的 G-Technology 所推出的 G 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外接式雙硬碟儲存解決方案,這款產品可說是為了進行影片處理與工作流所推出的解決方案,體驗基於 Thunderbolt 3 與雙硬碟 RAID 所帶來的工作可靠性。

由於筆者不是 Macbook 的使用者,就以手邊搭載 6 代 Core 的 Razer Blade Stealth 進行搭配測試,這款筆電具備一個相容於 Thunderbolt 3 的 USB-C ,以及兩個 USB 3.0 Type-A 介面,不過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 USB Type-C 都可與 Thunderbolt 3 劃上等號,若是有 Thunderbolt 3 需求的使用者在添購筆電時要留意官方規格敘述,否則就可能買到僅提供 USB 規範的產品。

是滿足專業影音工作者性能或可靠性的需求, G-Technology G-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圖

是滿足專業影音工作者性能或可靠性的需求, G-Technology G-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3圖

是滿足專業影音工作者性能或可靠性的需求, G-Technology G-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4圖

G-RAID 使用相當閃亮的銀色框體,外殼採用金屬材質,在側面有著象徵 G-Technology 的同色系標誌,面板則使用開孔呈現,並在右上角有小標誌,按下標誌後即可開啟面板,看到抽取式硬碟滑軌,此次所測式的版本為 20TB 版,採用兩顆來自 WDC 旗下 HGST 的 Ultrastar He10 企業級 10TB 7200RPM 硬碟。

是滿足專業影音工作者性能或可靠性的需求, G-Technology G-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5圖

將硬碟抽取出之後,可看到後方的 PCB 版,這款產品是採用硬體式的 RAID 設計,提供 RAID 0 、 RAID1 與獨立使用三種模式,需要在電腦中透過軟體進行切換,當然也別忘了切換後硬碟需要重新格式化與掛載。

是滿足專業影音工作者性能或可靠性的需求, G-Technology G-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6圖

機身後方的 I/O 則提供電源、一個支援 USB 3.1 Gen.2 規範的 USB-C ,兩個 Thunderbolt 3 的 USB Type-C 的介面,而兩個 Thunderbolt 3 的真意就是讓消費者能夠以菊花鏈的方式進行串接,最多可擴充到五個裝置,尤其以專業影像工作者,可同時再連接到顯示器使用。

是滿足專業影音工作者性能或可靠性的需求, G-Technology G-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7圖

但要留意的是, G-RAID 無法對裝置端進行充電,像是筆者手中的筆電僅有單一個同時用於充電的 USB Type-C ,故在搭配 G-RAID 時就只能使用筆電的電池運作,不過像是 Mac 系列的使用者應該除了 MacBook 以外,鎖定專業用戶的 MacBook Pro 系列皆提供超過 1 個以上的 Thunderbolt 3 ,而 iMac 原本就使用獨立的供電,就不用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

是滿足專業影音工作者性能或可靠性的需求, G-Technology G-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8圖

是滿足專業影音工作者性能或可靠性的需求, G-Technology G-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9圖

由於筆者是搭配 Windows 電腦使用,所以硬碟需要重新進行格式化,調整成 Windows  與 MacOS 皆可通用的 exFAT 格式。筆者進行了效能模式的 RAID 0 ,以及強調資料安全性的 RAID 1 兩種在 Thunderbolt 3 下的測試,此外也在 RAID 0 底下以 USB 3.0 介面進行測試作為介面差異的比較。

是滿足專業影音工作者性能或可靠性的需求, G-Technology G-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0圖

是滿足專業影音工作者性能或可靠性的需求, G-Technology G-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1圖

RAID 0 with Thunderbolt 3 test

是滿足專業影音工作者性能或可靠性的需求, G-Technology G-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2圖

是滿足專業影音工作者性能或可靠性的需求, G-Technology G-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3圖

RAID 1 with Thunderbolt 3 test

是滿足專業影音工作者性能或可靠性的需求, G-Technology G-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4圖

RAID 0 with USB 3.0

可看到在 RAIO 0 模式底下以 Thunderbolt 3 可達到 500MBps 的讀寫效果,而在 RAID 1 模式會降到約一半左右,至於在 RAID 0 底下使用 USB 3.0 的表現則受到頻寬限制,甚至比 RAID 1 在 Thunderbolt 3 的表現還差,不過這也是受到 USB 協定的先天限制所致。

是滿足專業影音工作者性能或可靠性的需求, G-Technology G-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圖

要達到極致的性能,目前還是需要仰賴 SSD ,但對於影音工作者而言,大容量的 SSD 投資報酬率還是不高,採用傳統硬碟還是比較能夠在儲存容量與價格達到平衡,然傳統的 USB 介面與酖硬碟的性能仍有限,此時採用硬體式 RAID 的 Thunderbolt 3 儲存方案的價值就相當顯著,而 G-Technology 的 G-RAID with Thunderbolt 3 就是滿足這樣需求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