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小虎現在出去外面逛街,或是在速食店以及咖啡廳跟朋友約會的時候,常常都會觀察到現在的年輕族群幾乎都已經很習慣用智慧型手機在玩遊戲了,不管是玩時下正夯的神魔之塔、傳說對決、陰陽師,或是個人小品類的2048、紀念碑谷等等。
大約是15年前,當時的手機還依然是以Nokia為龍頭的時代,在此之前的手機還比較無法玩遊戲,即便有,也多半是小遊戲,例如貪食蛇等等,但彩色螢幕已經開始成為主流,有了色彩的遊戲也開始較有趣,手機本身的內部硬體規格也慢慢升級,因此將遊戲結合手機的概念開始有了初步的雛形,能在手機上可以玩的遊戲越來越多。
Nokia在2003年10月的時候就推出了這樣的一款手機,應該很多人都對它有印象,它就是有名的「N-Gage」,將手機的功能和遊戲的娛樂結合在一起的產品。剛推出時的售價是美金299元。
▲Nokia在2003年推出的N-Gage是一部很有意思的裝置,雖是手機但卻有著掌上型遊戲雞的外型,可想而知這是一台針對遊戲服務特別強化的手機。注意看右半邊的7和5數字鍵,那就是玩遊戲時候會用到的兩個發射按鍵。(圖片來源:連結)
融合手機軟體功能且玩得到大廠製作之知名遊戲
相信大部分的人在看到N-Gage的時候,都會想這到底是個手機,還是掌上型主機?因為它的外型,和2001年發售的GBA主機還真有幾分相似,左邊有著像是可以用來操控遊戲的十字鈕,但右半邊的按鍵比較多,和手機的電話按鍵較相像就是了。N-Gage它本質上是一隻GSM三頻手機,對應GSM900、1800、1900。並且擁有行事曆、計算機、類似PDA的工具軟體功能等等。
而在遊戲方面,有不少遊戲大廠都特地為N-Gage推出對應的作品喔,像是Sega、Taito、EA、SNK Playmore等等,在N-Gage上可以玩到像是《音速小子》、《格鬥天王》、《古墓奇兵》、《轟炸超人》等等著名的系列作,雖然說螢幕本身僅有176 x 208的解析度,但在當時還是可以感受得到遊戲開發商的誠意十足。
▲N-Gage的遊戲卡帶大約跟一張SD記憶卡差不多大小。(圖片來源:連結)
▲N-Gage主機背蓋打開後的樣子,可以看到手機的電池、SIM卡槽,以及安插N-Gage遊戲卡的插槽處,不能夠像一般的Gameboy主機般隨時隨地插拔換卡帶是比較不方便的地方。(圖片來源:連結)
▲N-Gage上的《格鬥天王Extreme》,移植自GBA,在N-Gage上的流暢度似乎還不差,而且還有角色發招時候的配音。
遊戲雖不差但難以與掌上型主機競爭 改型為服務依舊無力對抗
嚴格來說,N-Gage上的遊戲表現以手機來說並不算差,但是,由於推出的當時,掌上型主機已經被任天堂的GBA給全面攻佔,當時GBA SP已經發售,且GBA上的遊戲種類和數量都相當地多,再加上Nokia本身還有許多優秀的手機型號,要為了遊戲而去買N-Gage,消費者會覺得還是拆開來看比較好,畢竟當時它要價300美元,這其實已經可以買支不差的手機跟一台GBA主機了。
▲任天堂在2003年2月14日發售的Gameboy Advance SP(簡稱GBA SP),由於搭載了背光,改良了原本GBA的螢幕過暗的問題,且折疊的外型讓許多女性也喜歡,讓GBA的市場又更擴大了一些。
Nokia後來還推出了新版的N-Gage QD手機,拿掉喇叭和收音機功能,體積更小更輕量化,不過依舊沒有讓N-Gage更往上推。2005年的時候Nokia停產N-Gage,不過他們卻把N-Gage變成一個遊戲平台服務似的概念,在2007年推出N-Gage 2.0這項服務,並且內建於手機中,只要手機型號是對應N-Gage的,就可以透過網路下載遊戲到手機遊玩(大部分都是對應Symbian S60處理器的手機)。不過,這項服務最後也是在2009年10月宣告終止。
▲Nokia在2014年推出了N-Gage的後繼機種「N-Gage QD」,和上一代比較起來,QD取消了立體聲的擴音喇叭,以及收音機的功能。
▲三台當時的裝置的大小差異:從最上方是Gameboy Advance、N-Gage、N-Gage QD。可以發現QD的體積是最小的。(圖片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