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之前經典技研堂,小虎曾經介紹過由日本電器NEC旗下子公司NEC Home Electronics(簡稱NEC HE)所推出的經典主機「PC Engine」,當時它可以說是和任天堂FC紅白機,還有Sega的Mega Drive,並稱為三大主機,後來也靠著CD-ROM2週邊的協助,讓主機得以再更加延續生命,和超級任天堂等16位元主機抗衡,一直到1994年底,NEC HE才終於推出PC Engine的後繼機「PC-FX」,當時的官方定價為日幣49,800圓。
▲由NEC HE所推出的PC-FX主機為PC Engine後繼機,外型全白且造型簡潔,所附的手把看起來也很簡單,但是配有6個按鈕,感覺很像是可以玩格鬥遊戲的手把。(圖片來源:連結)
外型酷似個人電腦 雖為後繼機但無法向下相容PC Engine
主機名字「PC-FX」的由來是這樣的,PC代表的是NEC自家公司所開發的個人電腦產品線「PC-9800」系列的其中一份子,F代表的則是未來(Future),X這個字母代表了未知的可能。從這點可以看出,NEC HE雖然將PC-FX做為PC Engine的後繼機,但其本質上比較偏向個人電腦的互換性,最好的例子,就是PC-FX可以當做PC-9800個人電腦系列產品的外接光碟機使用,但PC-FX本身卻沒有任何向下兼容PC Engine的地方,包括配件也都無法互用。
▲一台完整的PC-FX主機,以及其所附的手把與線材,還有包裝外盒。PC-FX的外型與現在常見的塔式電腦主機非常相像。(圖片來源:連結)
▲透過外接的FX-SCSI轉接器,可以將PC-FX主機變成一個大型的外接光碟機,接到PC9800系列的個人電腦上使用。(圖片來源:連結)
身列次世代主機支陣容 動畫播放能力出眾卻毫無3D多邊形能力
PC-FX在1994年底推出,當時Sony的PlayStation和Sega的Saturn已經率先點燃第一波次世代主機的戰火,PC-FX算是還蠻快趕上,只是硬要把它跟其它兩台說成是三巨頭的話,實在是有些勉強,雖然PC-FX搭載了2顆HuC6270顯示晶片,對於大量動畫圖片的壓縮處理相當強,每秒能夠播放30格動畫圖片,玩PC-FX的遊戲很多時候就彷彿在看動畫一樣。但最大的弱點就在於,PC-FX本身毫無任何3D多邊形的處理能力,而偏偏當時的遊戲市場才正是3D多邊形正要起飛的時期,PC-FX很可惜這步棋下錯了邊。
▲在PCーFX上面推出的一款動畫戰鬥遊戲《Battle Heat》,裡面用了相當大量的動畫表達戰鬥的過程,玩起來的感覺很像是在看打鬥動畫一般。
儘管如此,由於PC-FX的動畫播放能力很強,很多採用動畫形式的遊戲在上面的表現都很不錯,對於動漫迷而言,PC-FX是一台很切合他們喜好的主機,因此PC-FX主機推出蠻多走美少女風格的遊戲,當然也包括一些18禁的作品,算是頗能滿足特定族群市場。
僅有2D遊戲無法與市場對手一較高下 最終黯然退出
其實NEC原本的戰略,是想讓在日本當地相當受歡迎的自家PC9800系列個人電腦族群,能夠進而延伸喜歡PC-FX,因此在銷售方針與開發上,都是由日本當地的角度去思考,的確,日本當地有不少的動漫迷族群,且這方面類型的遊戲,例如養成、動畫多的美少女類型遊戲,PC-FX的確是有其厲害之處。在主機大戰的初期,其實還是有非常多玩家期待PC-FX的表現。
▲儘管在PC-FX上面可以玩到不少由動畫改編的相關遊戲,以及美少女類型的相關遊戲,但其需求族群畢竟仍屬少數,沒有普遍級大作遊戲撐腰,主機也很難持續走下去。(圖片來源:連結、連結)
只是說穿了,光靠2D能力和動畫播放這兩個優點,實在沒辦法與當時全球遊戲市場上吹起的3D多邊形狂潮一較高下,且沒有多邊形處理能力,能夠在主機上開發的遊戲種類自然就少掉一大半,也較難有第三廠商願意在該平台上開發大作。角度視野與對手Sony和Sega相比之下,就顯得狹隘多了,擁有3D多邊形的大作遊戲是可以走向日本之外的遊戲市場的,這差距一拉就是極大。
最後1998年6月時,NEC HE宣布將加入Sega的Dreamcast開發行列中,並且宣布PC-FX退出市場,NEC HE後來在2002年清算並解散,也代表NEC的電玩之路劃下句點。PC-FX最終留下的銷售量為約11萬台(出貨量是40萬台)。
5 則回應
#3+1預約成功
甘溫熟客大大支持 很阿沙力的相信瀞怡🥰
小隻馬 臉蛋楚楚可人
眼睛很帶電唷 五官端正 白暫皮膚
Q彈雙乳 床上超級淫蛋服務很贊lineday588
豐滿大奶白皙正媚lineday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