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在 4G/5G 高峰會針對目前 Snapdragon 平台的布局與產品線進行分享,高通一開始以市場調研開場,表示消費者對於下一款手機願意投資更高的金額,尤其對於開發中國家的消費者,在從功能型手機轉到入門智慧手機後,在長時間的使用下,發現中高階裝置可帶給他們更良好的使用體驗,是故也願意在購買下一款手機時花費更多。
而消費者重視的是甚麼?在調查報告指出,裝置續航力、相機表現以及機身裝置是消費者最重視的前三項重點,或許也可解釋為何近期不少品牌的旗艦機種是以高通 Snapragon 600 系列平台而非追求極致的 Snapdragon 800 平台,畢竟在性能與能源效率更為平衡的 Snapdragon 600 系列晶片有助於打造輕薄且高效能機種,同時多媒體表現也與高階平台相當接近。
高通目前 Snapdragon 平台提供四大產品線,從入門級的 Snapdragon 200 ,主流的 Snapdragon 400 ,高階的 Snapdragon 600 與作為展現技術大成的旗艦級 Snapdragon 800 系列,在今年也陸續更新產品線;高通也表示 Snapdragon 在 2001 年開始已經開始改變半導體生態,而 Snapdragon 835 更超越 PC 產業,成為業界首個基於 10nm 製程的應用處理器產品。
高通也預告,在預計於明年推出的高階新應用處理器產品,將會導入新一代的 Spectra 2 ISP ,除了帶來更好的影像品質,更重要的是支援深度感測與 XR (混合實境)技術,高通發現消費者對於 AR/MR 等 XR 應用相當有興趣,而 Spectra 2 也將為下一代裝置帶來更豐富的 XR 應用與體驗。同時高通指出,接下來的基本裝置將會透過雙相機支援深度感測,而更進階的裝置將會藉由專屬的深度感測器提供高精確的深度資訊。
此外 Snapdragon 800 系列在人工智慧的應用與推廣也不遺餘力,透過異構運算架構,結合 Kryo CPU 、 Adreno GPU 以及 Hexagon DSP 作為硬體基礎,並廣泛支援業界的 TensorFlow 、 Caffe 、 Caffe 2 等人工智慧平台,並提供便利的開發工具給予開發者,使其能將 Snapdragon 平台化為具人工智慧的設備。
高通也再針對稍早發表的 Snapdragon 636 進行更深入的介紹與補充,高通稱這款處理器可說是針對今年推出的 Snapdragon 630 的補充,主要重點放在四個項目,首先是這是 Snapdragon 620 與 Snapdragon 630 產品線中首個導入 Kryo CPU 的產品,其次可支援超寬比 FHD+ 顯示器,另外 GPU 也提升到 Adreno 509 ,當然最重要的是針腳與開發環境可完整相容 Snapdragon 630 與 Snapdragon 660 。
Snapdragon 636 採用 4 個高效能搭配 4 個節能核心配置,基於半客製化的 Kryo 260 CPU 架構,比起 Snapdragon 630 可提升 40% 性能;雖然 Adreno 509 的性能改變不像 Kyro 260 帶來顯著變化,不過卻能支援新穎的 18:9 比例輸出;另外在相機功能除了可支援單一 24MP 相機外,也可支援雙 16MP 相機。
其它的特色包括採用 14nm 製程,並且具備 Snapdragon X12 LTE 基頻技術、 802.11 ac MU-MIMO ,另外也採用 Spectra 160 ISP 、 Hexagon DSP ,可提供 4K 的編解碼能力,還有可輸出 24bit 192kHz Aqstic Audio ,當然還有強大的安全性。
高通最後也不忘補充, Snapdragon 不光只是行動裝置的平台,亦可用於包括 XR 頭戴裝置、車聯網、機器人、物聯網等領域,藉其強大的效能、網路連接性、人工智慧性能與節能特色,作為驅動多元裝置型態的平台。
至於目前有幾家應用處理器宣稱導入針對人工智慧的加速架構,高通認為雖然專屬的硬體加速架構能夠針對特定的演算法達到高效率,但目前人工智慧技術發展還未有決定性的模式,高通認為現階段藉由軟體結合硬體提供廣泛人工智慧技術的支援,仍是目前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