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消費型車廠大多走向新能源車的方向,舉凡純電動車、複合動力、燃料電池皆屬於新能源車的範疇。近期中國推行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俗稱雙積分政策),規定了年銷售、進口超過3萬輛的車商,2019年的新能源車比例要達到10%,2020年提升為12%,達不到此規定的積點則會被罰款。但有趣的是,若車商積點不足,可以像積點過剩的車商購買點數。
燃料、新能源車雙規並行
中國為了大力推廣新能源車,並強制讓車商投入新能源車的銷售,即將施行雙積分政策。相較於過往的能源補貼等軟性推廣方式,雙積分政策強制性作法將會更快地衝擊汽車產業。其中雙積分政策分為2個部分,分別是平均燃料消耗積分與新能源汽車積分。
平均燃料消耗積分是通過一連串的公式,計算出該車商所有生產、進口的車種平均油耗值,在與標準值相比,油耗表現優者有正積分,油耗太差者則負積分。新能源車的積分則更容易理解,就是該車商所有生產、進口的新能源車都能獲得積分。其中每生產一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種,就能獲得2點積分。
純電動車公式則為0.012xR+0.8,R值代表著車輛的續航力里程數,假設某車的續航力為350公里,那麼積分就是0.012x350+0.8=5分,生產的電動車續航力越高則積分越高。燃料電池車種則依據R值高低給予積分,續航力介於250至350公里之間給予4分,大於等於350公里則是5點積分。
▲從數據來看,2016年中國新能源車銷售量最大的是比亞迪汽車,未來這些多餘的積點都可能是外廠的搶手貨,也是策略合作的籌碼。
積分太低靠新能源車贖罪
簡而言之,未來車商每年都會累積車輛積分,當燃油車款效率太差就會累積負積分,嚴重時會罰款甚至勒令停產。然而也可透過購買的方式,向擁有過多積分的車商購買點數,某方面也是獎勵開發、進口新能源車的車商的一種平衡方式。當然,最終目的仍是希望能開發更多的新能源車款,透過積分制度可強迫車商走向新能源車的方向,而不像過往透過補助,僅能被動推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