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one 在今年將旗下的 UM Pro 系列進行大改版,不僅只是像某些公司換個顏色與外殼就漲價,而是強調換上新外殼的同時,也改變內部核心元件,同時定價也未因此水漲船高,仍維持先前底一世代 UM Pro 的價格;此次則借到其中的 UM Pro 30 以及 UM Pro 50 進行試聽,同時也與筆者手中長時間擁有的 UM Pro 30 做比較。
此次 UM Pro 系列的包裝改用與先前 AM Pro 系列相近的白色包裝,可直接在包裝上看到此次的新耳機設計,而包裝內則提供橘色的防水盒,不過以方便性來說,筆者仍比較偏好原本的拉鍊式硬殼收納盒,畢竟防水盒一不小心就會壓到線材。
第二世代的 UM Pro 外殼做了大幅度的設計變更,由前一世代比較像是橄欖球型變成比較平貼的設計,也更動耳塞管的角度,根據 Westone 的說法此設計有助於人體工學,比起先前的設計更舒適、密合;新式的外殼採用外高透光透明、內霧黑,可直接看到內部的單體,同時也與 AM Pro 一樣在單體前的導管添加顏色模塊,例如 UM Pro 30 為綠色, UM Pro 50 為黑色,更不易誤認。
雖然全新設計的外殼看似更平面,感覺與更符合人體工學八竿子打不著,不過框體實質變更窄,同時也因為將 MMCX 與框體更分開,使得入線處更容易自然的由耳廓的凹槽往耳後繞出,若搭配海綿耳塞配戴的舒適感並不亞於客製化耳機,也給人有種更像是初代 UM1 小巧、幾乎零存在的配戴感,不過筆者原本使用 M 號耳塞,而新版本則需要使用 L 號耳塞。
而且將 MMCX 母座的位置與框體設計更分開後,這對於想要藉由換線調音的朋友來說, MMCX 公頭的限制也更小、更不易歪斜的插入母座,就不用擔心購買其它線材後端子頭與耳機干涉、甚至弄歪 MMCX 公頭內的接點的問題。同時筆者也注意到,比起第一代 UM Pro 30 ,其 MMCX 端子更為穩固、牢靠。
此次能夠使用小型化的關鍵,就是使用新世代的樓氏平衡電樞單體,主打在微型化的設計下,卻有比先前單體更細膩的表現,然而單體的替換到底會不會對聲音有所變化?稍後會以新、舊款 UM Pro 30 還有記憶中的舊款 UM Pro 50 與新款 UM Pro 50 做為比較。
新款的 UM Pro 相較第一代版本,最大的變化就是聲音資訊量的提升,感覺像是將原本的 EPIC 線材替換成解析更好的初階鍍銀線的變化,不過筆者交換第一代 UM Pro 30 的線材後發現聲音特質沒有差別,確認應該是與新單體關係較大。另外比較起來, 2017 年新版本的音場也有所提升,在大編制音樂會比較明顯,但相較高階動圈耳機音場仍沒有那麼遼闊。
單就 UM Pro 30 兩世代的表現,筆者認為實際表現有些許的差異,比起原本的 UM Pro 30 ,新版的聲音表現給人一種比較"衝"的聽感,會覺得聲音速度感有些過於激烈,不像原本 UM Pro 30 的柔和、溫吞,然低頻較舊版收斂些許,這算是新版本筆者較喜歡的地方,不過整體來說舊版本較為耐聽。
而 UM Pro 50 的變化就比較少,筆者先前認為第一世代 UM Pro 50 就如同 UM Pro 30 升級版本,這次改版後聽起來也認為對比第一世代的 UM Pro 50 大致上特色還是有維持住,也不像 UM Pro 30 改版後變得不耐聽,新版本 UM Pro 50 仍相當的耐聽,聲音較有透明感且也變的細膩些。
以筆者個人比較後覺得這次的改版整體來說是好的,扣除 UM Pro 30 不知為何變得不耐聽以外,細膩度、音場等都比起舊款更好,也保有趨向中性的音色,另外對於喜歡透過更換耳機線調音的朋友也更方便,同時新款 UM Pro 30 與 UM Pro 50 之間也在特性上有更明顯的差異,而不是相同音色、風格的升級版而已,讓 UM Pro 系列的每款耳機更為個性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