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滑鼠,軌跡球在電腦周邊算是個冷門的領域,但愛好軌跡球的人卻是十分死忠。近期ELECOM推出了球體達52mm的新軌跡球HUGE,且還分為有線與2.4Ghz的無限版本。HUGE之所以受矚目,主要還是採用大球體與置手板設計,且為食指、中指操作的結構,外加有豐富的自定義按鍵,都讓HUGE吸引了不少目光。
52mm紅寶石大球體
對於從未使用過軌跡球的我來說,第一次接觸ELECOM HUGE並不算順手,花了幾個小時習慣操作與按鍵位置。最初僅使用食指操作軌跡球,精準度與手感都不太好,後來食指、中指並用,讓操作性大幅提升,幾個小時內就適應了軌跡球的初步操作。
52mm的大球體即便把中指、食指放上去依舊不會擁擠,無名指則是操作右鍵與Fn3。不過拇指的工作就多了不少,要操控左鍵、滾輪與前一頁、後一頁的按鈕。雖然滾輪看似無段飛梭設計,實際上則是有段落的滾輪,不過滾輪、軌跡球靈敏度都可在ELECOM Mouse Assistant 5中調整。
▲52mm的紅色大圓球,這次測試的是無線版本,另有價格較低且免裝電池的有線版。
▲用HUGE的時候拇指很忙,左鍵、滾輪、上下頁全都要靠它。
▲軌跡球上可直接調整DPI,分別為500、1000、1500。
▲52mm的軌跡球採用新鍍膜更好滾動,球體雖然不是軌跡球界最大,但也是前段班的成員。
▲球體可輕鬆拆下來清理,內藏光學感應器,可靈敏地感應球體的轉向。
全按鍵皆可自定義
HUGE另一個優點在於安裝ELECOM Mouse Assistant 5軟體後,就能自定義按鍵、滾輪功能,可依照自己的習慣做最佳化調整。ELECOM在軟體中預設了大量功能鍵,如開啟瀏覽器、調整音量等,如果還是找不到你要的功能,沒關係,軟體中可以讓你直接錄製鍵盤按鍵,像是我把右鍵更換為F5,就能直接重整網頁。
▲HUGE上有3個Fn鍵,全部8個按鍵皆可自定義,另外,微動是使用歐姆龍的微動開關。
▲右側有右鍵與Fn3,但為了便於操作,個人是把Fn3更改為右鍵。
無痛轉移軌跡球
過往使用滑鼠時,鼠腳容易刮傷、弄髒桌面,換了軌跡球後就沒有這樣的困擾,在比較小的辦公空間也能操作自如。不過滑鼠與軌跡球很難比較出優劣,畢竟使用習慣、操作環境都會影響著你對它的感受。
從滑鼠陣營轉跳軌跡球幾周以來,個人覺得最棒的點就是不需要拖著滑鼠在桌面上移來移去,加上先前使用的是有線滑鼠,線材的束縛更是不方便。然而使用軌跡球之後,手只要舒服地放在大面積的置手板上,就能用食指與中指輕鬆操作游標。但也並非沒有缺點,HUGE對於手掌大的人來說操作算是十分舒服,但網頁上下鍵、Fn1、Fn2的位置較差,導致操作時比較不方便,是比較可惜之處。
▲底部有4片大面積止滑墊,右上方的孔洞可以把球體壓出來清理。
▲底端有功耗模式的開關,共有2種模式可選擇。
▲無線版本需要安裝2顆3號電池才能驅動。
▲接收器體積很小,軌跡球底部還有個收納空間。
無線版是首選
不過HUGE有著大面積且舒服的置手板,長時間使用也不會太累,特殊的外型每個看到的人都忍不住問一下這是什麼?然而有個不知道算是缺點還是優點的問題,那就是別人跟你借電腦的時候,大多不會操作軌跡球,好處是不會被人亂動電腦,壞處是要借別人電腦比較麻煩。
HUGE有無線版與有線版本,價差並不大,建議買2.4GHz無線版本比較方便。無線版需安裝2顆3號電池,低功耗模式下可用534天,高功耗模式則是325天,算是相當省電。雖然這次HUGE的52mm球體並非軌跡球界最大的尺寸,但也是前段班的水準。ELECOM願意為了軌跡球的市場開發新產品,不論如何都該感謝,軌跡球新產品真的不多了。
▲看到軌跡球這特殊的樣子,每個看到的人都忍不住問一下,這要怎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