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動汽車產業中,Tesla應該是最具指標意義的車廠。然而在Tesla之外,傳統車廠也想競逐純電動車的領域,另外也有新銳車廠如Lucid Motos,想搶攻這個市場。先前Lucid從Tesla挖走不少員工,並推出Lucid Air,意圖與Tesla一較高下。
Tesla電動車新對手
Lucid於年初發表了Lucid Air車款,並有基本版與進階版可供選擇。其中基本版採用100kWh電池模組,與Tesla Model S容量相當,而Lucid Air進階版則是提升到130kWh。電池是由Samsung SDI所供應,根據官方數據與Samsung SDI的說法,進階版Lucid Air滿電約可提供640公里的理論續航力。
電動車特色之一在於起步優勢,Lucid在0至96公里加速時間為2.5秒,最高版本的車輛電機系統可提供1000匹馬力的輸出。一般版則是400匹馬力,售價預計是52500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58萬元。另有限量255輛的Launch Edition可供選擇,預計售價超過10萬美元。
Lucid Air電子配備也不少,入門車款即有完整主被動安全,包含10具安全氣囊、環景系統、感測器等配備,但自動駕駛則是歸類為選配。Lucid Air上有4個螢幕,分別位於儀表板與左右兩側,中控台也有1具。目前Lucid並未公布所有的選配項目,僅得知若加裝選配到滿,則需超過10萬美元。
▲車內有4具大型螢幕,分別用於儀表板與左右兩側,中控台也有個巨型螢幕。
▲Lucid Air有100與130kWh電力的版本,預計續航力為640公里。
▲電池為Samsung SDI所製,電量一般版為100kWh,進階版則是130kWh。
▲感應器、環景系統、10具安全氣囊,Lucid Air基本版就有不少主被動安全配備。
▲透過不同的電機系統配置,後座可達到類似平躺的角度。
規格雖好但慢了幾拍
Tesla與Lucid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原因在於Lucid有不少員工是來自於Tesla,且車款與規格大多針對Tesla而來。但Tesla目前已經販售多款車種,並有實際銷售的經驗與數據。然而Lucid原先預計2018年推出,並於該年量產1萬輛,先前則宣布量產計畫延後1年,將於2019年量產。不論如何,在時程上就已經落後Tsela許多,2年後可能又會有許多的變化,可以預見Lucid會面臨許多的考驗。
▲即便規格好,但2019年才正式量產,可預見屆時Lucid會碰到更多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