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男女老幼的微型玩具:轉蛋扭蛋的由來與歷史

2017.08.21 05:15PM
是風靡男女老幼的微型玩具:轉蛋扭蛋的由來與歷史這篇文章的首圖

QK小虎我平常假日如果沒事的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大概就是去台北的各個宅點巡邏,像是萬年大樓的4樓、台北地下街的Y區、或是三創等等,一邊看著遊戲、玩具這樣走著,心情就會覺得很好。而最常看到的,莫過於四處都可以見到的轉蛋機了,現在轉蛋已經是一個幾乎不分男女老幼都喜歡購買的一種商品,不過你知道轉蛋是怎麼來的嗎?

 

不管轉蛋還是扭蛋 都是由「卡喳~碰!」演變而來

轉蛋的日文原文為「ガシャポン」(Ga-sha-pon)或是「ガチャポン」(Ga-Cha-Pon)、「ガチャガチャ」(Ga-Cha Ga-Cha),其實這都是日文的狀聲詞,表示轉轉轉發出的卡喳卡喳聲音,然後砰一聲掉下來的意思。

日本玩具大廠Bnadai萬代正式註冊的名稱是第一個的「ガシャポン」(Ga-Sha-Pon),泛指所謂的膠囊玩具(カプセルトイ,Capture Toy),在台灣通常被稱之為轉蛋,或是扭蛋,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它的樂趣,就在於永遠不知道你會轉到什麼東西,必須要打開東西才知道。

是風靡男女老幼的微型玩具:轉蛋扭蛋的由來與歷史這篇文章的第1圖
▲轉蛋的樂趣就在於,永遠不知道轉出來的會是什麼東西,必須打開看才會知道,而打開的那一瞬間,人的心情也會跟著有大起大落的反應,這就是轉蛋的醍醐味。

其實除了上述所說的名稱之外,日本對於轉蛋還有一個講法,叫做「ピーカップ(Pカップ)」,發音就是P-Cup,當然這邊講的是轉蛋,不是內衣的尺寸...這個講法主要是福島縣在使用的,日本其他地區的人也比較少用這種講法。(參考資料來源:連結

美國賣口香糖的販賣機 來到日本成為了轉蛋機始祖

今年2017年,剛好是萬代推出第一款轉蛋玩具的40周年紀念,大部分的朋友可能都會以為,轉蛋這個東西是從日本來的,其實真正嚴格來說,應該是從美國傳到日本,日本再將之改良加入其他巧思將之發揚光大的。

最早的轉蛋機,概念源自於美國的口香糖機,以發明口香糖而聞名世界的發明家Thomas Adams,一開始用小型機器切斷口香糖的方式來販賣,後來他過世之後,以他為名所開設的公司用轉蛋機的概念,在1907年開始販賣球型的口香糖,這可以說就是最早的轉蛋機。(參考來源出處:連結

是風靡男女老幼的微型玩具:轉蛋扭蛋的由來與歷史這篇文章的第2圖
▲最早的轉蛋機,主要是用來販賣圓形的糖果或是口香糖,而沒有塑膠殼。

後來美國就開始喜歡用這樣的方式來販賣小物品,除了口香糖、糖果、還有小玩具等等,不過當時的轉蛋機還沒有用到塑膠殼的概念,比較像是販賣機,直接掉出物品這樣。

而後來到了1965年的時候,日本的Penny公司引進了第一台轉蛋機,設立在東京淺草,當時轉一次的費用是日幣10圓,裡面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小玩具,這樣的機器在當時引起了熱潮,是孩子們的最愛,在當時銷售量之高,可以一天賣一萬顆之多,讓銀行的社員數十元硬幣數到手軟。

順帶一提,當時用的轉蛋機台,主要都是直接從美國進口的,而膠囊裡面的小玩具,則90%都是由香港進口的,兩者都不是日本自己製造。

是風靡男女老幼的微型玩具:轉蛋扭蛋的由來與歷史這篇文章的第3圖
▲這台叫做BIG-BOY的機器,就是早期日本的轉蛋機,都是由美國進口而來,構造也非常簡單。(圖片來源:連結

是風靡男女老幼的微型玩具:轉蛋扭蛋的由來與歷史這篇文章的第4圖
▲1965年由日本Penny公司所引進的第一台轉蛋機,設置在東京淺草。(圖片來源:連結

 

玩具大廠萬代1977年起揭開日本轉蛋市場序幕 40年內各家競爭 商品種類花樣多

後來從此開始,就慢慢進入了日本轉蛋的競爭時代了,各家玩具廠商都一起來爭奪這塊大餅,Bandai萬代在1977年的時候正式踏入這塊市場、其它還有像是Epoch社、Yujin、Tomy、海洋堂等等,大家都推出自己的商品,讓轉蛋市場變得很豐富。價格也從原本的日幣10圓,增加到20圓,後來變成100圓、200圓、甚至現在還有一個日幣300圓,或是500圓的都有。

是風靡男女老幼的微型玩具:轉蛋扭蛋的由來與歷史這篇文章的第5圖
▲像這種單色系的SD鋼彈橡皮擦,簡稱「鋼擦」(ガン消し),算是萬代在進入轉蛋市場初期時候相當受歡迎的商品。

轉蛋本身所用的膠囊也就是蛋殼,也隨著時間有所變化,例如尺寸,以前2008年因為曾經發生過有兒童誤吞膠囊的事情,所以後來的外殼尺寸,其直徑都不會低於31.8mm以下。而形狀除了常見的圓球之外,也有商品本身就是蛋狀的。

是風靡男女老幼的微型玩具:轉蛋扭蛋的由來與歷史這篇文章的第6圖
▲轉蛋的殼從最常見的圓形,到後面也有變化,甚至還會出現圓筒狀的轉蛋殼,用來放置較為長形的玩具,像是火車頭之類的。(圖片來源:連結

是風靡男女老幼的微型玩具:轉蛋扭蛋的由來與歷史這篇文章的第7圖
▲像火車頭這樣特殊形狀的玩具,就可以搭配圓筒狀的外殼。(圖片來源:連結

而用來存放轉蛋的轉蛋機台,也從一開始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多半都是一個鐵架然後上面放置著轉蛋機,後來隨著存放的演變、像是為了避免假幣流通、以及鐵架容易生鏽的問題等等,目前的轉蛋機多半都已經更改成塑膠製,投幣的機制設計也從以往僅投一枚硬幣,演變成後來各種較複雜的機制,現在還有最新的機台是可以透過網路連線的。

是風靡男女老幼的微型玩具:轉蛋扭蛋的由來與歷史這篇文章的第8圖
▲Bandai萬代在1977年開始踏入轉蛋市場,2017年剛好是滿40年的日子。左邊的紅色機台是當初早期的轉蛋機,右邊的白色雙層則是目前較常見的轉蛋機台。(圖片來源:連結

是風靡男女老幼的微型玩具:轉蛋扭蛋的由來與歷史這篇文章的第9圖
▲之前Bandai萬代也曾有辦過小型的轉蛋歷史展,在圖中可以看出轉蛋機台的變化沿革。(圖片來源:連結

是風靡男女老幼的微型玩具:轉蛋扭蛋的由來與歷史這篇文章的第10圖
▲萬代的轉蛋商品相當多,但是最受歡迎的依舊是鋼彈系列的商品。以鋼彈為主題的扭蛋商品從1979年鋼彈卡通上映開始,就有一連串相關的商品上市。

是風靡男女老幼的微型玩具:轉蛋扭蛋的由來與歷史這篇文章的第11圖
▲大部分的轉蛋玩具,都會用塑膠蛋殼做為包裝,不過有些商品本身就是一個圓球狀,像2017年8月初所發售的這款薩克頭(Zaku Head),外觀原本是一顆蛋,拆開之後可以利用變形重新組裝的方式,變成如同圖片中左邊的薩克頭。

是風靡男女老幼的微型玩具:轉蛋扭蛋的由來與歷史這篇文章的第12圖
▲現在最新的「網路轉蛋」(ネットdeカプセル),其實原理有些兒類似像是線上購物,用手機享受轉蛋的過程,轉到的東西,會以郵寄的方式寄到家中,也是另類的一種轉蛋。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這裡:連結

網路轉蛋的實際操作影片:

 

外國朋友直接切開機器 讓你一窺轉蛋機之神秘內部

應該很多人都想知道,目前在各地常見的轉蛋機,裡面的構造究竟是怎樣的吧?國外就有網友非常地追根究柢,硬是把轉蛋機給剖開來,讓大家一窺裡面的奧秘,說不定這可以讓你下次在玩轉蛋的時候,能夠大約推測出可能會轉中的東西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