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與 IHS 看好台灣 5G 產業實力,但認台灣亦須於政策及創新持續努力

2017.08.11 05:47PM
是高通與 IHS 看好台灣 5G 產業實力,但認台灣亦須於政策及創新持續努力這篇文章的首圖

高通稍早與美國市場調查機構公布關於 5G 對產業的調查報告,表示 5G 能夠帶來巨量的工作機會以及產值,高通也看好台灣握有的技術與資源可在 5G 獲得極大的突破,但也指出在中國以及近期積極投資科技產業的越南競爭下,台灣雖握有研發與半導體技術的優勢,但也要政府機關單位能夠提供前瞻的發展政策,才能在激烈競爭中展現價值並取得先機。

 

資深副總裁暨亞太與印度區總裁 Jim Cathey 表示, 高通自去年起與經濟部共同設立創新實驗室,希望除了大企業之外,也藉由創新實驗室帶動中小企業於 4G 與 5G 發展,他指出, 5G 世代的小型基站技術將會是重要的決勝關鍵,台灣產業不可錯失這項技術帶來的機會與可能性。

是高通與 IHS 看好台灣 5G 產業實力,但認台灣亦須於政策及創新持續努力這篇文章的第1圖

根據 IHS Markit  的調查研究,認為到 2035 年, 5G 能夠創作 1,340 億的產值以及 510 萬個工作機會,因為 5G 不光只是手機產業的事情,影響層面相當廣泛,包括物聯網,智慧城市以及自動駕駛等產業都會隨 5G 而帶動發展。

是高通與 IHS 看好台灣 5G 產業實力,但認台灣亦須於政策及創新持續努力這篇文章的第2圖

IHS 認為, 5G 將自三個層面影響產業,包括從因應包括串流媒體應用等高流量需求而更進化的行動寬頻技術,基於政府與城市主導的海量物聯網,因應及時與自動化的無人機與自動駕駛技術等,而這三大項將牽涉 16 個產業,並可分為 21 個細項。

是高通與 IHS 看好台灣 5G 產業實力,但認台灣亦須於政策及創新持續努力這篇文章的第3圖

IHS 也指出,台灣在 5G 有相當好的基礎作為發展潛力,能有機會往更高副加價值應用以及上游發展, IHS 推估台灣 5G 經濟產值將有機會在 2035 年達到約 600 億美金的直接規模(包括內需的 250 億美金以及外銷的 380 億美金),以及 742 億台灣廠商於海外設廠或是投資當地的間接影響價值,甚至因各地政策有機會達到 1,070 億美金。

是高通與台灣公平會達成和解,用加碼投資台灣換取從 234 億台幣罰金降為 27 億台幣這篇文章的首圖

雖然 IHS 推估台灣 2035 年有相當大的產值與發展機會,但他們認為台灣目前尚未做好準備,要能夠實現推估產值的關鍵在於能否於 2025 年前做好完整的 5G 相關布局,雖台灣產業的基礎技術與晶圓技術相當成熟,但面對 5G 發展需要對研發與創新有更多的投資,這些就又回歸到到台灣的政策面能否積極且選擇正確的發展方向。

是高通與 IHS 看好台灣 5G 產業實力,但認台灣亦須於政策及創新持續努力這篇文章的第5圖

高通副總裁暨台灣總經理劉思泰也針對目前在台灣與經濟部合作創新實驗室八個月的進展,他指出,創新實驗室能夠將概念到創作的周期縮短,並能在創新實驗室進行原型與概念的驗證、達到研發的里程碑。

是高通與 IHS 看好台灣 5G 產業實力,但認台灣亦須於政策及創新持續努力這篇文章的第6圖

同時他更指出,創新實驗室的核心價值不僅在提供場地,而是在創新實驗室中能夠享有高通所提供的研發人員協助以及硬體相關資源。目前創新實驗室在短短八個月內,已經與超過 20 家 ODM 或是 OEM 進行超過 400 項開發案,其中有高達 240 項的消費電子產品。

是高通與 IHS 看好台灣 5G 產業實力,但認台灣亦須於政策及創新持續努力這篇文章的第7圖

這也是高通創新實驗室能帶來的重要價值:以豐沛的測試與調整技術協助客戶進入全球化;劉思泰副總裁也補充,高通不僅在 3G 以及 4G 有經驗豐富且完整的服務與通訊協定測試,面對 5G 高通也做足了準備,能助台灣迎接 5G 技術之所需。

是高通與 IHS 看好台灣 5G 產業實力,但認台灣亦須於政策及創新持續努力這篇文章的第8圖

是高通與 IHS 看好台灣 5G 產業實力,但認台灣亦須於政策及創新持續努力這篇文章的第9圖

最後他也在針對高通在手機之外的應用進行補充,包括首個能夠執行傳統 Windows 應用程式的 Snapdragon 835 平台,將為 Windows 電腦帶來輕薄、全時聯網以及一整天的續航力;還有針對物聯網的 Snapdragon 2100 平台與智慧揚聲器解決方案,這些都能讓台灣產業活用於  5G 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