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

2017.08.02 07:27PM
是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這篇文章的首圖

蘋果在今年 WWDC宣布了改版的 iMac ,而最近也正式在台灣推出,稍早也有機會可一探 2017 年款的 iMac 的外觀;此次所提供的分別為 21.5 吋 4K 頂規版本,以及 27 吋 5K 入門版本;此次改版的重點有三項,分別是標榜 Mac 有史以來最好的螢幕,以及導入 Intel 第七代 Core 處理器、 AMD Radeon Pro 500 系列繪圖卡與更快的 SSD 。

更亮、色域表現更佳的新顯示器

是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這篇文章的第1圖

是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這篇文章的第2圖

是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這篇文章的第3圖

此次 21.5 吋還提供一款入門級的 Full HD 顯示器搭配雙核心處理器與使用 Intel 內建顯示機種,不過並不在此次的主打範圍內;此次 iMac 改版的重點放在 Retina 顯示器機種,其中 21.5 吋機型採用 4K ( 4,096 x 2,304 )面板,而 27 吋則是使用 ( 5,120 x 1,880 )面板,不過高密度的顯示器不是重點,而是此次的顯示面板達 500nits,相較前一世代亮度提升 43% ,同時背光以紅、綠螢光體取代常見的白光 LED ,使得三原色表現更豐富、均衡,此外可支援空間與時間遞色技術,能夠支援十億種顏色。

更高效能、更適合專業創作者的硬體

是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這篇文章的第4圖

是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這篇文章的第5圖

是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這篇文章的第6圖

2017 年式的 iMac 全面升級到 Intel Kaby Lake 處理器,在基礎核心性能有些許的提升,這次兩台展示機都是採用具備 4 核心、 4 執行序的 i5-7500 處理器,不過若是追求最高效能, 27 吋版本可選擇時脈高達 4.2GHz 的 i7-7700K ,而 21.5 吋則可選擇時脈 3.6GHz 的 i7-7700 ,兩者能選配的最高階處理器不同,應該與兩者尺寸所能提供的合理散熱機構有關。此外, 21.5吋的 iMac RAM 最高可選配到 32GB DDR4 ,至於 27 吋則可選配到最高 64GB ,對專業工作者而言也可依照需求擴大 RAM 容量。

是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這篇文章的第7圖

是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這篇文章的第8圖

至於 GPU 的部份, 2017 年式的 iMac 也從原本 Radeon Pro 400 系列變更為小改版的 Radeon Pro 500 系列,此系列的 GPU 並非以娛樂為目的,而是隸屬準專業級繪圖卡產品線,這次提供拍攝的機型分別是 21.5 吋搭配 Radeon Pro 560 (  Polaris 11 / 1.9TFLOPS ),以及 27 吋搭配 Radeon Pro 570 ( Polaris 10 / 3.6TFLOPS ),皆為搭配 4GB RAM 的機型,不過兩者基礎性能有將近一倍的落差,應該也是考慮兩者散熱環境不同所致;而 27 吋款式還可選配 4.5TFLOPS 的 Radeon Pro 575以及 5.5 TFLOPS 的 Radeon Pro 580 。

兩款機種皆採用 Fusion Drive ,也就是具備將常用程式區塊自動轉移到基於 Flash 的高速儲存,可加速常用應用程式的讀取速度,最大可選配 3TB Fusion Drive ;至於需要更快速的存取速度,可進一步選配 SSD ,而蘋果也標榜 2017 年式機種的 SSD 相較先前版本傳輸速度提升達 50% 。

Thunderbolt 3 帶來更多可能性

是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這篇文章的第9圖

是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這篇文章的第10圖

2017 年式 iMac 仍將所有的 IO 配置在機身後方,包括耳機孔, SDXC 讀卡槽,四個 USB 3.0以及兩個基於 Thunderbolt 3 的 USB Type-C 介面;關於 Thunderbolt 3 ,先前已經介紹不少次,對於 Mac 系列用戶, Thunderbolt 技術也並不陌生,總之是可透過此技術與菊鏈式串接達六個裝置,也可用以連接到 2 個 4K 或是一個 5K 顯示器。尤其對於需要更大儲存容量的使用者,就可選擇 Thunderbolt 介面的 RAID 外接儲存。

但關於 Thunderbolt 3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 WWDC 所宣布的新版系統 High Sierra 將可讓 iMac 正式搭配 Thunderbolt 外接 GPU ,屆時可外接效能更高的桌上型 GPU ,且不限於搭配 AMD ,因為 NVIDIA 也在先前宣布提供 Mac 版本的 GeForce / Titan X 驅動程式,此外 AMD 陣營近期正式宣布新一代高階 GPU 架構 Vega ,屆時亦可透過外接方式進一步提升 GPU 效能,不過要注意的是由於 Thunderbolt 3 頻寬僅等效 PCIe 4X ,故搭配外接盒的效能不及直接連接在 PCIe x16 主機板,此外若將顯示輸出回機身性能也還會略為折損。

無線化的輸入裝置

是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這篇文章的第11圖

是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這篇文章的第12圖

是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這篇文章的第13圖

是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這篇文章的第14圖

此外, iMac 標準附屬的是 Magic Keyboard 與 Magic Mouse 2 ,皆採用藍牙無線技術,並透過 USB Type-C 介面進行充電,不過為了需要更高生產力的使用者,蘋果也提供含數字鍵盤的 Magic Keyboard 供消費者選配,具備與 Magic Keyboard 相同的行程、傾斜度,標榜可進行兩小時充電後具備一個月以上的電池續航力。

是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這篇文章的第15圖

2017 式 iMac 主要提升顯示品質以及基礎性能,對於準專業級內容創作、剪接等是相當有幫助的,其 GPU 效能也可進行一些遊戲娛樂,不過對於專業內容製作,今年底的 iMac Pro 才是真正具備工作站等級效能的產品,但價格也無庸置疑將是專業工作站等級,也不是一般消費者能負擔的。

更多 iMac on Apple 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