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調查指出,多數人認為機器人將會帶來更大的幫助而非取代人類

2017.07.03 04:03PM
是ARM 調查指出,多數人認為機器人將會帶來更大的幫助而非取代人類這篇文章的首圖

ARM 最近公布一份委託第三方調查機構  Northstar Research Partners 針對 4,000 位全球受訪者所做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對人類社會影響調查報告,僅有 22% 的受訪者認為機器人發展將會影響人類,不過超過 61% 的受訪者認為 AI 可以促進社會發展;其中有 30%受訪者認為機器人對人類社會帶來較大的衝擊是人類的工作會變少或者是被迫轉行,他們也認為在營建、運輸與交通會造成顯著的衝擊。

然而在特定領域,受訪者相較於人類操作者,對機器人有更高的信賴度,例如在健康醫療的調查方面,有 57% 受訪者願意接受機器人檢查眼睛,亦有 41% 受訪者願意讓機器人進行腦部手術;在自動駕駛方面,有 55% 使用者認為只要能夠在安全紀錄證實 AI 比人類開車更安全,他們就願意相信自動駕駛,且有高達 70% 的受訪者認為在未來十年自動駕駛技術將達到可信賴的程度。

ARM 也整理出這項調查報各當中,受訪者對於 AI 介入生活後覺得有利以及不利的幾項要素:

有利因素: 37% 的受訪者認為先進科技可幫助人類,特別是在醫療和科學領域、 29% 的受訪者認為繁冗且危險的工作可交給機器人、 19% 的受訪者認為商業成本將會降低,從而帶來更好的服務和更低的價格、 11% 的受訪者認為可減少人類意外/出錯的機率 、5% 的受訪者認為會有更多閒暇時間 。

不利因素: 30% 受訪者認為人類的工作機會變少,或是被迫轉行、 20% 受訪者認為我們的生活或多或少將受機器控制 、18% 受訪者認為需要在網路提供更多資料,而資料可能遭到竊取、 12% 受訪者認為工作機會減少/感到不受重用/閒暇時間變得過多,可能引發社會問題、11% 受訪者認為機器獨立化,能夠自行思考、 9% 受訪者認為對機器的依賴程度變高,人際關係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