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實實在在地支配著日本人的生活步調。
因為地處溫帶,四季分明,日本人的季節韻律感特別好。時序進入初夏,大約在五月底六月初,節氣走到了小滿,即便乍暖還寒,穿著和服的女性,也會將冬季的和服袷(あわせ,有內裡的雙層衣)收進衣箱,因為時序已走到単(ひとえ,無內裡的單層衣)的時候了,再穿袷,就是過季,明眼人一看就知不內行。
菖蒲盛開的初夏,衣裝顏色也得跟著季節更新,夏季就是要用淺色的蔥綠,或是清新的水藍,才能給觀者視覺涼爽的感覺。這叫給人眼睛吃冰,得體的那種,讓人看得心神舒暢。
不過涼的是看的人,穿和服不比穿洋裝,一定得穿稱為長襦袢的和服內衣,穿起來終歸是熱啊!所以夏至一過,単又得進箱底,得再換成更薄的和服:薄物(うすもの)是略帶半透的料子,通風好。當然,非正式場合也可以開始穿浴衣。
每年大暑是最熱的時候,不只要穿薄物,還要選薄物中最涼的,最好是用小千谷縮製成的薄物,這種在冰天雪地下讓纖維起皺縮反應的織品,不沾黏肌膚,最能讓穿著衣服的人感到舒適。
夏天結束,九月一過了白露,又換回単;十月秋分,再換回袷,換薄物壓到箱底,等待明年的夏天。
在明治五年之前,日本還是使用舊曆,二十四節氣正對季節變化的各個節骨眼,換衣服只要跟著節氣走,準沒錯。但明治六年起,政府下令改用西洋太陽曆,所有節日原封不動搬到太陽曆的相同日期,因此日本的節氣全亂了套。
可是換季還是要換的。日本是重視服裝與生命階段搭配的國家。
每年新生入學時,必是隆重的正裝,連家長也不例外,穿著新生入學典禮專用的正式禮服,參加孩子人生重要的活動,是每個日本家長的使命。
女孩子在成人式時以振袖姿態留下紀念照,大學畢業典禮時以袴姿參加典禮;男孩也有相應的習俗。進入職場也不例外,日本大部分的職場都有制服,因為在日本社會中,服裝說明了一個人的身份地位,所以大家都依照自己在社會上的角色,穿著相應的服裝,這是社會自然的秩序。
有制服,當然就有換季日。台灣的制服換季日,通常依照各級中小學行政單位自行決定,不一而足;日本大部分的人換季與否,卻都是遵照電視宣告的換季日進行。
每年日本有兩次「衣替え(ころもがえ,即換季日)」,大部分的地區,於每年 6 月 1 日換成夏季服裝,並於 10 月 1 日,換回冬季服裝。
但島嶼狹長南北溫差大的關係,南北換季時間最多大約會相差一個月。因此究竟幾號換季,就仰賴電視及報紙媒體的資訊了。
換季日一過,過季服裝立刻收起來,不像台灣還有換季的過渡期。季節的變換,只在一夜之間完成,這就是日本季節的快節奏!
了解最道地的日本資訊,加入作者神奇裘莉粉絲團吧!https://www.facebook.com/MagicJulie.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