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購 Mac 時,很多人會糾結於一個難題:我需要為了獨立顯示卡買比較貴的 Mac 嗎?
目前在所有的 Mac 中,沒有獨立顯示卡的機種只剩下沒有 Retina 的 iMac、全系列 Mac mini、全系列 MacBook Air 以及全系列 13 吋 MacBook Pro。這四種 Mac 的價格都相對低廉許多,其中 Mac mini 最低階更是只要 14999 就能入手。就算最低階 Mac mini 還得自己升級 SSD 才能達到堪用程度,加上 SSD 的價格也依然不會超過兩萬,是想便宜入手全新 Mac 人的福音。
--
有任何蘋果相關問題都可以加我的 Line@ 問我喔!陳寗真人在線回答~
--
先前已經說過,以目前的 Mac 來說,絕大多數人的使用方式(上網、文書、看影片)都不需要升級太高階的 CPU,甚至目前效能最貧弱的 New MacBook 都能滿足大多數人所需。現在我們知道可以買低階 CPU 的 Mac,知道不用非要升級記憶體不可,也知道升級 SSD 比任何升級選項都來得重要,但到了緊要關頭時往往還是會面臨最後一個問題:我需要獨立顯示卡嗎?
上圖:雖說兩者還有 CPU 與螢幕尺寸等差距,但那高等級 CPU 你也未必用得到啊!
對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問了不少粉絲或朋友,他們給我的答案都是「聽說電腦要有顯卡才跑得快」。我並不清楚這種想法是從哪來的,或許是那種只看規格評定電腦好壞的人說的吧?從上圖可以看到,最低階的 13 吋 MacBook Pro(內顯)與最低階的 15 吋 MacBook Pro(獨立顯卡)差了兩萬,雖說這兩萬還包含了高等級 CPU、大螢幕、更多個 ThunderBolt 等差距,但根據我的調查,有不少人多花兩萬買 15 吋只是為了有獨立顯示卡,並不是要大螢幕、四核心 CPU、或是大螢幕。簡而言之,就是有不少人為了獨立顯卡多花了兩萬,甚至還有 Mac mini 硬是升級成 iMac,只為了要有「獨立顯示卡」,那價差可就更大啦!
不過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是:其實你並沒有非要擁有顯卡不可的理由。
正如我在 CPU 篇所說,現在大多數電腦的 CPU 效能都遠超過我們日常所需,而事實上不只是 CPU 如此,就連記憶體、顯示晶片這種東西也都是遠超過我們日常所需的。舉例來說,現在市場上能輕易買到的最高解析螢幕是 4K 3840X2160,聽起來很高對吧?但實際上現在只要用效能最弱的 New MacBook 就能直接輸出 4K 解析畫面,使用俗稱「內顯」Intel 顯示晶片的 MacBook Pro 13 吋更是能推動兩部完整 4K 解析度(4096X2304)螢幕!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你真的需要獨立顯示卡的機種嗎?我想未必吧?
今年 WWDC 蘋果表示他們將會開始內建最新最強的顯示卡以因應 VR 遊戲應用,但是實際上你日常生活中真正會用到顯卡的應用是少之又少,除了遊戲之外,絕大多數的人都用不到獨立顯示卡所帶來的運算效能,買了也只是放在那邊耗電而已。當然你會問,既然用不到,那蘋果為什麼要配備顯卡呢?
上圖:其實大多數人的需求,一臺配備 Fusion Drive 的 Mac mini 就能滿足
我前面不斷提到獨立顯卡用不到,是指對於多數人的使用方式(上網、文書、看影片)用不到,並不是說所有人都用不到。那麼蘋果電腦何時會用到顯卡呢?最常見的就是 Photoshop 這類的影像處理軟體了,在 Photoshop 設定中有個顯卡加速的選項,開啟之後在套用濾鏡時就可以倚賴顯卡運算來加速,或是一些影音動畫處理的渲染也可以靠顯示卡來加快速度,可以參考下面這個影片:
雖然上面這影片是用 Windows 來示範,不過也是差不多的意思,都是在展現有獨顯之後渲染影像有多麽迅速。會有這樣的不同牽涉到 CPU 與顯示卡 GPU 的運算模式差異,各位有興趣可以看下面這個影片稍微簡單瞭解一下,懶得看前面說明的可以直接跳到兩分左右直接看示範:
因此說起來 Mac 的獨立顯卡實際上是讓你用來加速專業影音工作、科學運算所使用的,對於一般人來說,只有內顯的 MacBook Pro 13 吋、Mac mini 等其實就已經很夠用了,就算要接上兩顆 4K 螢幕,新版的 13 吋 MacBook Pro 已經游刃有餘,真的沒有必要為了那莫名的堅持而多花個幾萬買有獨立顯示卡的機種。
當然啦,如果你單純就是要十五吋螢幕那就不在這個討論範圍內;但如果你今天就是要便宜要 C/P 值,其實真的買內顯的機種,再把多出來的錢拿去升級 SSD 才是最好的選擇。或許你會想要說:可是我想打電動啊!怎麼辦呢? 關於這種需求,你可以有以下兩種選擇,都會遠比你砸大錢買具備獨立顯示卡的 Mac 來得划算許多!
--
一、外接顯示卡
今年 WWDC 上特別強調開放 Mac 外接顯卡這件事,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以前我們要使用顯卡時,必須拆開電腦把買來的大顯示卡裝進去才能使用,而不能自己拆機擴充的 Mac 當然無法這麼做!因此現在有廠商推出利用 ThunderBolt 作為傳輸介面的外接盒,讓你可以把買來的大張顯示卡塞進盒子裡,靠 ThunderBolt 連接電腦來加強電腦的顯示效能。
有了這樣的東西,就算你使用的是連獨立顯卡都沒有的 Mac mini,也可以再加上這個外接顯卡之後獲得更強的 3D 運算能力,拿來開遊戲或是各種顯卡運算也都可以靠外接顯卡來處理。
--
二、把省下來的預算拿去組一台 PC
眾所皆知,Mac 上的遊戲大作非常非常少,許多很吃效能的 3D 遊戲都沒有在 Mac 上推出,因此實際上在玩這些遊戲時還是得把你的 Mac 灌 Bootcamp Windows 才能玩。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堅持要用 Mac 呢?
一台有獨顯的機器(且要是很好的獨顯)會比沒獨顯的 Mac 貴上好幾萬,而這好幾萬已經足以讓你拿去組一台不錯的 PC 遊戲機了,你又何必只為了遊戲而去花大錢買你平常根本用不到的東西呢?如果要比 C/P 值的話,那麼 Mac 就是天下最沒 C/P 值的遊戲機了,又何苦為難自己的錢包去買這樣的電腦呢?
綜合以上所說,我強烈建議,除非你幾乎整天的應用都需要用到顯卡來幫你做運算,或是你的工作就是要用顯卡來加速,否則我會建議你買沒有獨顯的機種把錢省下來,看是要拿去買個大螢幕、升級 SSD 什麼的都好,絕對會比你砸個幾萬買獨顯機種萊德有用許多!而如果你的獨立顯卡需求只是要拿來打電動...
說真的,還是組一台 PC 來玩吧!這樣比較划算啊!
--
要是因為覺得簡單就不教,那要是真的不會用怎麼辦呢?
所有關於蘋果的問題都到「陳寗粉絲團」尋求解答吧!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作者:陳寗@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