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是新聞研究所畢業,在台灣、日本都做過新聞相關工作......雖然從未成為老鳥,但對兩國記者在跑新聞時的標準程序,還算清楚,讓人感到有趣的是,明明是一樣的新聞工作內容,台日雙方的做法居然卻相當不同。
不知道大家對台灣記者的了解如何?
我之前在台灣時是在湯森路透 TV,在新聞圈裡這屬於「外電」,跟台灣本土電視記者的工作繁重程度不同,外電是「有大事出動,沒大事找深度專題做」的形式,所以沒有一天要交出幾則稿的超級壓力。原則上就是每天找不同來源吸收新訊息,然後聯絡受訪者,去拍現場畫面、錄訪談,剪接交稿。
而在台灣不論是採訪路人還是店家,基本上是沒有在請對方簽同意書的。店家的部分會需要事先預約,取得同意(通常只是口頭同意),但路人臨時訪談個一兩句話那種,只需要口頭問候,對方同意就可以直接拍攝。
記者的服裝也可以隨意搭配,不論採訪的是店家還是政府的正式記者會,只要確定不入鏡,就不需要穿正式服裝。因此大部分會穿美美、帥帥的都是電視新聞的文字記者(負責採訪、寫稿,決定電視新聞內容),而負責拍攝、取景的攝影大哥則不會入鏡,所以通常穿得很休閒。這是台灣的情況。
日本則嚴謹得多,申請採訪的話,通常會被要求提供採訪企劃,內容必須詳列提問內容、預定上稿時間、媒體資訊、採訪人數、攝影機數量等等。
另外像是明治神宮每年十一月的「秋の大祭」有流鏑馬等較大型的活動,明明沒有要入鏡的情況下,記者們不分男女還是都會穿著正式西裝。
此外採訪路人時還會預先準備授權書,確認使用影像時沒有問題,也是和台灣非常不同的處理方式。
其實日本新聞工作在分工上比台灣精細,目前台灣的新聞環境對記者相當不利,原本電視記者慣例是上午一則、下午一則報導;但現在很多記者一天被要求得生出三則甚至四則報導,不僅如此,數位時代下,他們還有業績壓力,當點擊率未達目標,主管都會有意見。
在台日兩國新聞記者工作條件完全不同的情況下,工作文化大不同,倒也不那麼令人意外了。
了解最道地的日本資訊,加入作者神奇裘莉粉絲團吧!https://www.facebook.com/MagicJulie.TW/
—
top photo credit: 陳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