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 iPhone 社團,或是新聞上看到有人因為手機壞掉、搞丟而失去多年來珍藏的相片,就像先前有個小姐因為不明原因必須重置手機,導致多年來的相片通通弄丟的新聞。要解決這種問題其實很容易,只要你的 iPhone 一直都有備份相片的習慣,那麼不管你是 iPhone 壞掉、搞丟,或是突然得重置手機,都不需要擔心相片會因此遺失的問題。
今天介紹四種 iPhone 的相片備份法,大家可以依據你的習慣來選擇~不過要我說的話,我自己當然是最推薦 iCloud 備份,但為什麼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有任何蘋果相關問題都可以加我的 Line@ 問我喔!陳寗真人在線回答~
--
一、最簡單也最方便的備份:iCloud 圖庫
蘋果的線上相片儲存其實並不是從 iCloud 才開始提供,在古早古早的 .Mac 時期就已經有類似的服務。不過以前頂多只能算是相簿,或是相片串流之類的功能,能真正備份完整相片圖庫病讓你能隨時存取相片,是到 iOS8 以後才有相片完整備份圖庫的「iCloud 圖庫」服務(本文首圖就是 iCloud 圖庫示意圖)。
iCloud 圖庫會在你手機連接 wifi 並插電的時候開始將相片上傳到 iCloud 上,並同時往你所有其他登入同樣 iCloud 帳號的蘋果裝置推送你的相片。簡單說呢,就是只要你手機充電並連上 wifi,你的相片 App 們(包括電腦版)就會開始將儲存的相片原圖上傳到 iCloud 上備份,並同時推送到你其他裝置的相片 App 中,讓你所有的相片圖庫都維持在內容一致的狀態。
iCloud 傳輸下載的速度都滿快的,一般應用都至少可以跑到中華光世代的一半速度。iCloud 會自動上傳、會自動下載,什麼都好,唯一麻煩是免費空間只有 5GB,超過就得花錢購買。不過只要每個月 30 元就能擁有 50GB 空間用來備份相片,花上 90 元的話更能直接拉到 200GB,比多數人的 iPhone 容量還大。以保護自己的回憶來說,我認為這連一杯咖啡都不到的錢其實也是挺划算的,少喝一杯咖啡就能保護好自己的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捨不得的。
順帶一提,現在 iCloud 容量可以跟全家人共享,因此如果你全家都用 iPhone,也可以購買每個月三百元的 1TB 來跟大家一起使用,也是挺划算的選擇。
--
二、稍嫌麻煩但也很好用:其他雲端服務備份
如果你覺得 iCloud 免費只有 5GB 實在太坑,每個月你也完全不想花三十元來備份,那麼也還有其他雲端備份選擇,像是 Dropbox、Google Drive 之類的。Google Drive 一開始就有 15GB 免費空間,如果再加上其他免費空間,湊一湊應該也是夠你使用。不過 iPhone 除了蘋果自己的服務,其他第三方服務都沒辦法正常地在背景執行並上傳照片,往往都需要自己手動開啟 App 才會正常上傳備份,因此如果忘記開來備份,往往就是 GG 的下場。
當然啦,免費就要承受他的風險,如果想要全自動無腦備份,那麼乖乖繳保護費給蘋果還是比較好的選擇;但如果不怕麻煩只想用免費,那麼其他雲端服務也是不錯選擇。另外買台 NAS 來上傳圖片也不錯,可以考慮考慮,不過那樣花的錢肯定遠超過花在 iCloud 上,而且還得自己承擔 NAS 壞掉的風險,因此如果只是要備份相片,還請務必三思而後行。
--
三、搞丟還是一樣 GG:iPhone 隨身碟
還有個很好用的備份方案,適合用在網路不順暢的地區:iPhone 隨身碟。這玩意我之前介紹過很多次了,也有不少廠商推出類似的產品,大家可以直接用「iPhone 隨身碟」在網路商店裡搜尋,就能找到很多不同的選擇。iPhone 隨身碟只要插上 iPhone 的充電孔就能把相片抓出來,對於網路不順暢無法使用雲端備份的地區來說特別合適。
不過缺點就是你的備份只有一份,如果你沒有把相片裝到電腦或其他地方儲存,那麼一旦隨身碟搞丟,那麼你一樣得跟照片們說掰掰!而且隨身碟都好小一支,很明顯搞丟的風險遠高過 iPhone 啊…
--
四、慎防綁架病毒或是電腦燒硬碟:把相片導入電腦
其實最簡單存照片方法,我想還是直接把相片抓進電腦了!一來不需要花錢買雲端空間,二來不需要花錢買 iPhone 隨身碟,實在是很划算的方案。iPhone 插上電腦之後,Mac 上可以用相片 App(上圖左)或是影像擷取 App(上圖右)來將相片抓出來;在 PC 上 iPhone 則會被視為一台相機,直接從檔案總管拷貝出來即可。
不過這樣抓出來的照片就是直接存在電腦裡了,如果你的電腦本身沒有額外備份的話,那麼一旦遇到硬碟燒掉、電腦喝水、種病毒等問題時,其實相片本身也是挺不安全的啊…
--
要是因為覺得簡單就不教,那要是真的不會用怎麼辦呢?
所有關於蘋果的問題都到「陳寗粉絲團」尋求解答吧!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作者:陳寗@癮科技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