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坊這個詞對台灣旅人來說還不太熟悉,但在日本的旅遊界已經出現了好幾年。喔不對,說「出現好幾年」有點怪,因為宿坊並不是近年來才有的東西,就跟西遊記裡唐三藏投宿黑風觀一樣,自古以來佛寺道觀一直都接受旅人、行腳僧人投宿,想要圖個清淨在寺院裡修行一陣子的「俗人」們也可以住進院裡廂房,接受精神洗禮,但又不必出家——這就是「宿坊」,住在寺院裡的意思。
但宿坊雖然頗有歷史,作為旅行的一部分,甚至是住宿的替代選項,則是近年才興起的風潮。
選擇宿坊的好處在於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寺院。日本人旅行安排景點有兩大重點,一是溫泉,二是寺院和神社。所有旅行幾乎都不能少了這兩個。(而日本確實也是個全國走透透,到處都有溫泉和寺院的地方。)
可是旅程中拜訪的寺院多半只是參拜、買買御守、寫個繪馬,頂多將院內景緻看一看,就結束了。
快節奏的寺院參拜模式,對喜歡慢旅行的人來說,總覺得不足,有沒有其他選項呢??於是就得到宿坊這個答案。
宿坊分為附餐與不附餐、附課程與不附課程的各種版本。
所謂附餐的餐點一率都是素食的「精進料理」,以當季蔬菜和豆類製品為主,但別擔心口味不好,精進料理經過數百年沿革,早已成為和食的一大支系,以乾香菇和昆布為基底湯頭,滋味並不輸給柴魚高湯。日本甚至有以精進料理聲名大噪的寺院,不過在這樣的地方宿坊時,費用通常都會比較高昂。
課程則是指僧侶們的「日課」,日課當然又分為不同的內容,從靜心打坐為主的坐禪體驗,到僧侶授課的佛經聽講等等,甚至還有提供瀑布修行的寺院!不過參加日課共同的特色通常是需要早起,因此如果真的沒辦法起早的話,就事先跟寺院溝通好,直接選擇不要參加即可。
宿坊除了上述好處,還有一個對預算有限旅人而言頗親切的特色,那就是便宜。雖然也有破萬甚至數萬元才能住到的宿坊,但鄉下小寺院的宿坊不含住宿的話,有的只要四、五千日圓就能搞定,就算只視為住宿選擇,也是很親民了。(例如:神林勝金、京都妙顯寺)
此外,宿坊和飯店不同的是會有入住的時間和熄燈時間的規矩。人家畢竟是寺院,而不是以旅客入住舒服為唯一考量的場所,所以入夜後必須維持安靜,一方面不要吵到其他宿坊的客人,一方面也是對佛祖、神明的尊重,如果無法遵守,對接受宿坊的寺院來說會相當困擾。
還有,雖然也有提供盥洗用具、毛巾、浴巾及備品的寺院,但大多數的宿坊都還是自己帶用具比較得宜,一方面是環保,畢竟在寺院裡,還是會希望能有愛世界啊、愛生命啊等等的精神與實踐,所以能做得到的話,就環保一點,也比較符合宿坊精神。另一方面是寺院有時真的沒有提供,甚至連吹風機都沒有的寺院也是有的,如果沒帶又沒辦法下山買時,可就是個大問題,還是事先確認比較好。
總之,這些詳細的宿坊行程內容都依照各家寺院方針不同而有各自的差別,必須在聯絡入住前詳細詢問。
宿坊雖然也可以透過旅行社聯繫,但更多情況下,可以直接上網預約或打電話給屬意的寺院。宿坊初具規模的寺院,甚至有數十間房間可供團體客利用。
如果想要上網預約,現在也有專門轉介宿坊的預訂網站「和空」,可以點這裡,查看更多資訊。如果想要看宿坊相關的書籍,可以參考《宿坊散策》一書。
了解最道地的日本資訊,加入作者神奇裘莉粉絲團吧!https://www.facebook.com/MagicJulie.TW/
—
Photo credit: 神奇裘莉,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