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還用 iTunes 管理音樂嗎?
隨著 Apple Music 等線上音樂越來越普及,「自己擁有音樂檔案」的需求越來越低,大約只剩下那些自己買 CD 或是「嘿嘿嘿音樂」的使用者還會繼續使用 iTunes 來管理音樂了吧?不過如果你需要自己管理音樂,那麼把音樂檔案的資訊都設好,才能幫助你在茫茫音樂大海中快速找到你的音樂。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介紹了 iTunes 的音樂分類概念,這篇就來說說如何自己設定音樂資訊,讓 iTunes 音樂分類得以順利運作吧!
--
要是因為覺得簡單就不教,那要是真的不會用怎麼辦呢?
所有關於蘋果的問題都到「陳寗粉絲團」尋求解答吧!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什麼叫做音樂資訊?這東西以前稱為 ID3Tag,在圖書館領域被稱為 Meta Data,名稱很多,但功能很簡單:用來記錄該首歌所屬的專輯、類型、演出者、歌名等等。有了這些資訊,在 iTunes 中才能像上圖這樣用很明確清楚的方式把歌曲分開來。不過這些資訊要怎麼編輯呢?
這些資訊來源有兩個:第一是 CD 放進去讓他自己抓;第二是自己手打。一般來說絕大多數 CD 放進電腦後 iTunes 都能自己抓出音樂資料來,但遇到一些比較冷門的 CD,或是你有自己希望的編目方式時,就還是得自己手動處理。舉例來說,我的 Philips 莫札特大全集就是用我自己的編目方式來分類,因此我的資訊只能自己手打,不能倚賴別人做好的資訊。
由於「電腦自己抓資訊」都是 CD 放進去就會自己有資訊了,所以這裡就不做介紹了。
要開始編輯資訊,請直接在你要編輯的歌曲上面按滑鼠右鍵,接著點選「取得資訊」,或是直接按下鍵盤快捷鍵 Command+i 也是可以的。如果你要一次編輯大量的歌曲,像是把十首歌都設為同一張專輯之類的,就把你要編輯的歌曲全部選取起來,接著在上面按右鍵選擇取得資訊即可。不過如果你只是要編輯單一首歌的歌名或資訊,那就請不要一次框選兩首歌以上,因為那樣會把其他歌曲的歌名也都蓋掉。
接下來就會跳出如上圖這個介面,在裡面可以設定歌曲資訊、縮圖、歌詞等等。這介面歷經十多年的改版,現在已經變得很好用且很簡潔了~注意左下角有兩個小箭頭,那是直接讓你跳到下一首/上一首歌用的,這樣就不需要關掉視窗在開啟視窗,編輯多首歌的時候很好用。
在這個視窗中,會影響音樂分類的就是上面的四個箭頭,由上而下分別是歌曲、藝人、專輯、類型。這四個分類決定了音樂的分類方式,不管你是要用演出者(現在顯示為「藝人」)、專輯、類型等來分類,都是直接從這裡設定即可,至於分類的邏輯請見我的上一篇 iTunes 教學,這裡就不重複說明了。另外請注意在類型的下面有一個「音軌」,這是用來標註該首歌是同一張專輯裡的第幾首所用。
歌曲就是該首歌的歌名,一般來說除非是同一首歌切成好幾首,否則這個歌名都會是獨一無二的,如果你不小心弄成一樣的話,之後找歌就會很麻煩...所以請記得其他的資訊都有可能重複,唯獨歌曲是不會重複的,請特別注意這點。
再來如果你手上有 CD 的封面圖(我通常都自己掃描),就可以點擊插圖分頁來加入插圖。我會建議你把插圖設定成 2000X2000,或至少 1024X1024。這是因為現在 Mac 與 iPhone 等裝置都已經採用 Retina 螢幕,未來會不會再提高解析度也是很難說的事,因此現在先把解析度弄高一點,避免以後看起來糊糊的不好看。
最後一個頁籤「檔案」可以看到這個音樂檔案的位置,以及很重要的「格式」資訊。
「選項」是很特別的功能,它可以讓你針對歌曲本身的開始停止位置設定,也可以設定適用於該首歌的等化器或音量。舉例來說,有些周杰倫的歌開頭都有很長的口白,如果你覺得那些口白很煩只想聽周杰倫的歌,那你就可以從這裡設定開始與停止的位置。又或者我的莫扎特安魂曲最末尾有很長的祝禱詞,那些我也可以從停止位置來把他們去掉,就可以避免一張 CD 聽完還得聽人禱告了。
排序這比較少用到,這是用在你的排序規則與原始名稱不同時使用。不過我的歌曲們都是直接依照專輯名稱來排序的,所以我用不到這功能。
最後,上述的分類方法其實也適用於其他的音樂轉檔、管理 App,如果你用其他的軟體來替音樂轉檔,那麼只要你依照上述的四項參數來設定,之後轉出來的檔案就可以直接丟進 iTunes 讓他自己分類囉~很簡單吧!
--
要是因為覺得簡單就不教,那要是真的不會用怎麼辦呢?
所有關於蘋果的問題都到「陳寗粉絲團」尋求解答吧!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作者:陳寗@癮科技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