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moReal
ThermoReal 的展示相當有趣,藉由擅長 F-TED 靈活熱電裝置母公司 TEGway 的技術,將 F-TED 一用在 AR 、 VR 互動體驗,手中握持它們的裝置,可在體驗內容呈現冷、熱甚至疼痛時,將這些感官知覺傳送到體驗者的手上,且技術核心相當輕巧容易結合到裝置上;他們目前將技術應用在控制器、手把上,未來有機會以手套、衣裝與框體等更自然的輸入方式呈現。
bHaptics
bHaptics 以一套 VR 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作為技術展演,他們是利用背心與手臂以及整合到前額的觸覺回饋構成 tact Series 系統,整套系統有 87 個馬達驅動,在遊戲互動時可將回饋反映到操作者身上;另外它們提供可協助於創作以及編輯觸覺反應的軟體,內容開發者可透過軟體編輯在體驗中的不同觸覺回饋。同時具備無線、近乎零延遲與低價的優點。
BrokenColors
BrokenColors 為虛擬世界中的分身提供更豐富的五官互動,他們在頭戴顯示器中裝設眼球追蹤器,並於眼部下方裝有感測器以及攝影機,抓取使用者表情的變化,並即時呈現在 VR 體驗的分身表情,像是在 VR 社群時更能呈現使用者當下的情緒。他們強調他們不是硬體公司,而是人工智慧技術公司,透過人工智慧結合感測,意圖提供更
Aurora AR
Aurora AR 展示兩套 AR 顯示技術,包括一套可提供 110 度 AR 頭戴式玻璃顯示器與具備 Inside Out 追蹤的小型眼鏡原型,以達到 135 度超廣視場作為其 AR 顯示的技術基礎,同時具備可變透光度特性,使單一顯示技術能夠作為 AR 、 VR ,目前也預計在今年 9 月能夠進行基於其技術的 AR 眼鏡量產。
Xikaku
Xikaku 是藉由 FPGA 結合 GPU 的 MR 技術廠商,藉由具備前端相機的頭盔擷取真實影像,相較目前 AR 或是 MR 多以透過在眼鏡投射資訊的方式,他們選擇在封閉顯示器提供 AR 資訊的原因,在於使用者不須屈就投射器的角度使視覺角度受到制約,加上透過在相機蒐集到的影像直接加工,亦可避免因為背景過於複雜影響 AR 資訊。
選擇 FPGA 的原因是在純視覺影像前端處理範圍, FPGA 相較 GPU 有更高的效率,同時在技術確立後能夠轉移到 ASIC 上,他們的遠程目標也是打造名為 ARcore 的 ASIC SoC ,將大量功能整合到高效率的平台。他們現場展示是以在工廠環境的應用,提及可藉由 AR 監控工廠機具運作狀況外,萬一機械故障亦可透過頭戴顯示提供維護教程;另外也表示能夠在手術室開刀時,將 X 光圖直接結合開刀範圍,讓醫生更專注於病患身上。
七鑫易維
七鑫易維的核心技術是眼球追蹤,並將眼球追蹤與 GPU 的局部強化演算技術結合,原本近期無論是電腦或是行動裝置,都在探討透過 ViewPort 的方式將視線中央作為重點演算並降低視覺外區域的運算,藉此提供更順暢的使用體驗;七鑫易維針對 Vive 打造名為 aGlass 的追加型眼球追蹤器,使 Vive 可結合眼球追蹤使用。同時七鑫易維亦是包括高通、 Intel 、 NVIDIA 等合作夥伴,他們除了 aGlass 外,亦提供如裝置內建整合式的眼球追蹤方案與技術授權。
MEMORA
MEMORA 就是先前在新創平台 Indiegogo 推出 Luna 360 相機的公司,不過他們並不以硬體製造商自居,而是強調他們是一家具備機器視覺、深度學習技術的公司,他們將這些技術與 360 度相機結合,開創許多視覺應用;其一就是做為會議紀錄,利用影像辨識與聲音辨位方式,自動完成會議紀錄;另外與中華郵政合作,將 360 相機應用在行車紀錄上,還有日本的夥伴也藉此完成 360 相機在滾動的防手振校正。 MEMORA 也表示將在近期推出新一代 Luna 360 硬體,體積將更小、影像處理速度更快,並將推出球型以及薄片結構兩種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