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航空將於 2018 年進行客機 AI 駕駛操作測試,首先由跑道滑行開始試驗

2017.06.22 04:32PM
是波音航空將於 2018 年進行客機 AI 駕駛操作測試,首先由跑道滑行開始試驗這篇文章的首圖

自動駕駛不僅是在汽車產業被討論,在飛行航空領域也是熱門議題,小從無人機、大到大型客機,也都在思索藉由人工智慧進行精確的操作;波音公司在巴黎航空展的主題演講,就提到他們對於藉由 AI 駕駛客機的願景與計畫;畢竟現在飛機縮部分導入自動化,不過仍相當仰賴人力的操作,而波音認為,透過人工智慧技術,相當有機會能夠讓客機具備甚至超越人類控制的更高飛行安全性。

目前客機雖在飛行的過程已經利用自動駕駛技術在攀升到一定高度後進行自動化飛行,然而在起降的過程仍需要透過人類駕駛進行精確的控制,目前航空產業的自動操作系統並沒有這樣的技術,為了要達到這樣的願景,不僅是飛機本身需要具備更先進的科技與平台,機場周邊設施也需要再更進一步升級。

是波音航空將於 2018 年進行客機 AI 駕駛操作測試,首先由跑道滑行開始試驗這篇文章的第1圖

目前波音計畫從三部分著手,首先是自動跑道滑行,第二是機器學習,第三是高度完整性的系統平台;且波音預計在 2018 就導入自動跑道滑行的實驗,所謂的跑道滑行是當飛機完成降落程序落地之後,飛機在機場移動到指定的閘口的過程,波音希望能夠藉由多種感測器結合,讓飛機能夠自己完成跑道滑行的流程。

至於機器學習則是作為未來飛機自動化駕駛的關鍵,目前透過機器學習用於自動化交通工具操作是顯學,而這部分當然需要獲得航空相關單位的核准,同時這也是相當大的挑戰,因為飛機屬於相對低事故率的交通工具,但同時一次意外就會造成相當驚人的傷亡,故客機自動飛行需要通過相當嚴苛的安全性驗證,並且還要能讓乘客在飛行的過程中不能感受不安,所以除了技術的可行性,還要消弭人類對於 AI 的不信賴。

相較汽車自動駕駛,客機自動駕駛在路線的條件反而單純,畢竟客機的航線是固定的,除非航線管理錯誤,否則很難發生像是馬路上因為超車或是各種狀況造成碰撞的意外,但飛機的挑戰來自於於平面到飛行高度之間的起、降控制,還有飛行過程中各種氣流造成的變因,幾年前就有新創公司試圖藉由數據分析結合即時風向資訊作為起、降遇到側風時給予飛機駕駛操作建議等事宜,而當基於機器學習的人工智慧變成可行,或許在未來飛機駕駛的負擔會漸漸降低。

新聞與圖片來源: Travel.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