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Mobile 曾在兩年前推出全球首款搭載 4K 顯示器的智慧手機 Xperia Z5 Premium ,當初打著劃時代的新技術,然而在 Sony 之後也未見其它對手跟進,去年 Sony 也未推出具備 4K 的機種,原本以為 Xperia Z5 Premium 恐怕短時將將空前絕後,但在今年 MWC , Sony 發表第二款掛著 Premium 的產品 Xperia XZ Premium ,也宣示 Sony 再度帶來 4K 機種。
不過此次 Xperia XZ Premium 不僅只有對應 4K ,同時也具備與當前最頂級電視機相同的 4K + HDR ,此外也延續 Sony Xperia Z 系列至今的特色,包括防水、 HiRes 與主動降噪技術支援、藍牙 LDAC 高音質傳輸協定等。
外觀設計,一直以來都是 Sony Xperia 系列出色的重要元素,而 Xperia XZ Premium 的名字,也透露出這款機種是延續 Sony 2016 年 X 系列奠定的 Loop Surface 的機型,乍看下有著 Xperia XZ 般的風格,不過細看則會發現只有大方向相近,細節設計有諸多的不同。
Xperia XZ Premium 雖已經不再是 Z 系列的設計元素,不過或許是繼承了 Premium 的稱號, Xperia XZ Premium 並非延續 Xperia XZ 系列的Alkaleido 精煉鋁合金機身背蓋,而是搭載與 Z5 Premium 近似的玻璃機背,並且加入鏡面處理。
此外機身的上、下兩端設計也與 Xperia XZ 略微不同, Xperia XZ Premium 上與下採用獨立的金屬件,並採用鑽切修飾,而 XZ 則是有一塊玻璃作為點綴;另外機身整合指紋辨識的開關則與先前機種相當不同,此次過去以來 Xperia 系列具指紋辨識的機種皆為銀色,然 Xperia XZ Premium 的鏡黑則是採用黑色,使整體感更好(但鏡銀依舊是銀色)。
筆者手中的顏色在台灣官方稱為鏡黑,不過英文卻是稱為 Deepsea Black ,意味著其實在 Sony Mobile 的色系當中,這也是他們近年藍色系的色系,不過以極深的藍色呈現近乎黑色的質感;貼近一看,就會發現它的色彩可說是 Xperia XZ 的澗水藍再加深一般的藍綠色,若再擺上 Xperia Z5 的綠色,更可看到 Sony 一脈相承、由淺至深的藍綠色變化。
機身的握感方面,由於 Xperia XZ Premium 仍是採用 16:9 比例的 5.7 吋窄框螢幕,相較三星的曲面螢幕,或是 LG 採用 18:9 ( 2:1 ) 5.7 吋螢幕來說,寬度還是較接近單手握持上限的,而音量的位置不像 Xperia XZ 配置在電源下方而是電源上方,在操作時以其機身配重也相對穩定一些。
不過不得不說 Xperia XZ Premium 的記憶卡蓋設計,對常常需要更換記憶卡或是 SIM 卡的人可能稍嫌麻煩, Xperia XZ Premium 的長條形卡蓋與具備 microSD 卡相容的第二 SIM 卡槽連在一起,而第一卡槽則又是在內部有獨立的抽屜設計, Sony 歷來設計只要退出 SIM 卡就會自動重開機,意味著即便只是想更換 SD 卡,手機就會自動重啟。
此次 Xperia XZ Premium 所搭載的,是高通 2017 年的頂級應用處理器 Snapdragon 835 ,搭配 4GB RAM 與 64GB 內建儲存,在效能上可說是無庸置疑了,不過對使用者來說更在乎的應該是發熱與續航表現,在相近的正常使用情境之下,相較筆者先前使用 Xperia XZ 的續航約可多 20% 附近,不過若在完全不開啟手機使用僅維持連線待機,續航力則更高。
Xperia XZ Premium 的省電關鍵是處理器本身與組件搭配的結果,不過若在一般日常使用下,真正影響續航力的主因則多半在螢幕技術,雖 Xperia XZ Premium 具備 4K HDR 螢幕,這張螢幕在技術上與兩年前 Xperia Z5 Premium 已不可同日而語。
這張面板具備 138% 動態範圍,且全新的雙封裝背光不僅改善倍光亮度,更在強光環境容易閱讀內容,同時也藉由顯色、對比方面進行環境光調整,使其在任何環境下都能看到更一致且穩定的色彩對比以及細節。
雖然多數的內容並非 4K ,不過 Xperia XZ Premium 也具備針對網頁瀏覽、 app ,以及針對照片、影片兩項不同的顯像強化技術,針對一般的網頁與 app 內容, Xperia XZ Premium 會藉由固定四倍取樣方式的畫素倍增將內容提升到 4K (不過原生內容需要是 2K ),而如影片、照片則會透過動用處理器進行分析的細節強化型軟體智慧升頻。
這兩個模式並無法透過手動方式強制選擇,只能讓系統自行判斷採用哪種升頻強化模式,而畫素倍增是基於硬體加速的方案,不太影響電力的使用,相較之下需透過 CPU 分析的強化行軟體智慧升頻就會讓續航力較受影響,簡單的說以同樣的時間瀏覽網頁與觀看影片,後者對於螢幕顯像處理的電力負擔是較大的。
至於 Xperia XZ Premium 的相機與 Xperia XZs 相同,都是使用 Motion Eye 模組,這項架構基於 Sony Exmor RS 堆疊式感光元件,透過整合前端線路與快取記憶體,可達到高速攝影以及預拍功能,此外也大幅改善先前機種拍攝照片後寫入較久的情況,關於心得可見先前 Xperia XZs 的使用心得。
在音訊功能, Xperia XZ Premium 技術部分並未有全新的機能,大致上包括支援 HiRes 格式, DSEE 音質還原技術,可搭配 5 針型主動式降噪耳機提供主動降噪,耳機自動最佳化,高音質藍牙音訊協定 LDAC 等,當然 Sony 音訊工程師強調 Xperia XZ Premium 在音響線路方面經過強化,搭配靈敏度較高的耳機也較無底噪問題。
以今年上半年的旗艦機來說, Xperia XZ Premium 的握持尺寸應該是其中較寬的,畢竟三星 Galaxy S8 系列使用更寬比例的顯示器搭配 3D 曲面,即便螢幕尺寸更大但實際上寬度卻較窄, 5.7 吋的 Xperia XZ Premium 就相對成為較寬的機型。此外比較可惜的是 Sony 雖無實體按鍵設計,但螢幕上、下方則依舊留有較長的空白區塊。
不過相機整體使用體驗筆者覺得相較過往的 Xperia 機種有較大的提升,不光是影像品質,主要是相機的反應有顯著的改善,畢竟先前機種主打 23MP 相機雖有著畫素上的優勢,不過或許是 Sony 加入較多的拍攝後處理,在拍攝照片後會有較久的寫入與處理時間,但在今年的 XZs 與 XZ Premium 已經較無這樣的情況。
若以目前智慧手機的發展, Sony 在許多技術都相較市場更早開始推廣,從防水設計開始,接著導入大尺寸感光元件,而後又強調 HiRes ,加上後來導入的 LDAC 高音質協定也將成為 Google Android 預設的高音質無線音訊標準,而 Xperia XZ Premium 的 4K 加上 HDR 顯示會否又再度引領趨勢,也值得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