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強調真實、由線材聞名的美國品牌 Audioquest 由代理商皇佳在台灣展示一系列的產品,從電源處理、各類類比、數位線材到 DAC 以及耳機產品; Audioquest 的技術核心就是在解決失真,雖然因為物理特性的原因,失真不可能完全避免,而 Audioquest 則設法以材料與設計使失真的情況降到最低。其產品包括四大元素,實心導體、金屬品質、幾何結構與絕緣層等,這些元素也體現在 Audioquest 的產品上。
Nagara 是 Audioquest 的電源前端產品,強調皆通過醫療級驗證需求,具備良好的穩定性,其中分為為家庭劇院設計、以排插造型並針對擴大機具一組 High Current 的 1000 ,為如有包括高安培裝置像是投影機設計的 5000 ,以及針對發燒級玩家提供 Dual Mono 擴大機連接以及數位、類比裝置分離設計的 7000 系列。
而 Audioquest 的揚聲器、重低音以及訊源用的連接線則是相當受歡迎的產品線,像是在喇叭線的部分, Audioquest 深知線徑並非影響聲音的關鍵,因為電訊號多於導線表面傳輸,故線材表面的光滑程度才是影響聲音品質的關鍵,其線材的等級也是依照銅線表面的光滑程度決定等級,同時透過隔離層設計降低外界如 RF 訊號等對於電訊號傳遞的干擾;而在中高階的線材更搭載 DBS 介電質偏壓系統,這是利用 6 顆電池提供 72V 電流,使其在線材產生磁場迴路的特殊技術,不僅能使訊號傳遞更迅速,亦可降低空氣中的射頻干擾。此外用於訊號源,亦可藉此加速如高階真空管擴大機暖機的流程。在一般到中高階線材, Audioquest 使用不加以鍍層處理的銅線,頂級系列的音訊線材, Audioquest 直接使用純銀線材,為何沒有採用銅鍍銀線材? Audioquest 認為鍍銀線會產生銳利的不自然穿刺,不符合其追求"真實"的理念。
此外 Audioquest 也特別強調端子頭,在中高階產品線皆採用傳導性超過九成的紅銅材質鍍銀,並且像是訊號線還具備四層隔離,而電源線考慮到要能承受大功率與隔離姓,針對水、火、地線特性使用不同的線徑,並且具備六層隔離,並能承受達 20 安培的大電流,滿足大功率發燒級音響需求。
此外, Audio也涉及數位訊號線材,包括 HDMI 、 USB 、光纖線等, Audioquest 很自豪的表示達 9 成以上的端子頭都是自行設計開發而非市場上的公版端子頭,像是 HDMI 端子頭就是採用一體成型設計,比起常規的 HDMI 更為堅固、可靠,且端子頭面積也更為縮小;另外 USB 線材除了針對數位訊號傳遞的抗干擾處理外,也同時強化端子頭的可靠性。此外 Audioquest 全系列網路線皆為 Cat.7 規範,同時比起標準 Cat.7 網路線的 650Mbps 傳輸效率, Audioquest 網路線可達 700Mbps ,除了常規產品使用獨自開發的金屬端子頭外,頂規網路線更一舉使用德國廠商針對金融等級所設計的高可靠度端子。
至於光纖線不像其他品牌強調隔離層設計, Audioquest 認為光纖相較電訊號本身就不易受環境干擾,僅需要達到抗拉扯的保護作用就好,反而是線材的結構較為重要,在頂級產品採用僅 1mm 線徑的 300 芯石英光纖,具備散射少、傳輸快的特性,而常規產品則是使用人造纖維。
當然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對音訊的需求抬頭, Audioquest 也跨入此市場,不僅推出包括 OTG 線材或是 3.5mm對 3.5mm、 3.5mm對 RCA線材,也推出 USB DAC 產品以及 USB 的 Jitter 過濾器,並將其抗干擾技術用在這些產品上;而像 DragonFly USB DAC也歷經兩次升級,最新的版本分為 1.2V 輸出、採用 ESS9010 的 Black ,以及 2.1V 輸出、採用 ESS9016 的 Red ,分別強調細膩與大動態,除了繼承支援 24bit 96kHz 取樣的特色外。
新一代的 DragonFly 將搭配行動裝置的功耗降低到小於 100mAh ,無論搭配 Android 或是 iOS 都可藉由 OTG 線直接驅動,不需要額外搭配供電。至於 JitterBug 則可針對訊源上的 USB 孔進行雜訊過濾,使訊號更純淨、不受裝置端主機板上的雜訊影響聲音。至於 DragonTail 則是針對 Android 裝置的 OTG 轉換器,也具備 Audioquest 抗干擾技術,在同樣連接到 JitterBug 搭配 Dragonfly Red 的情況下,相較 iOS 的 CameraKit ,細節資訊更多且動態更大,這也是因為蘋果目前並不開放第三方品牌製作 OTG 轉換器,而 Android 則無此限制,故能藉由抗干擾更好的 DragonTail 提升聆聽體驗。
Audioquest 也在前幾年進軍耳機市場,先行推出採用木質 3D 列印液態木框體的 Nighthawk 半開放耳機,今年則推出同為木質 3D 列印的液態木框體封閉式耳機 NightOwl ,兩者可說是鑾生耳機,不過由於半開放與開放兩種不同的特性,也在聲音的詮釋有所不同。這兩款耳機採用低失真生物纖維振膜,搭配相近於傳統揚聲器結構,標榜聆聽的表現更接近揚聲器而非耳機。
而 NightOwl 並不是只將 NightHawk 側面的開孔封閉,側邊開蓋下仍有封閉式耳機必備的出聲孔,另外在外觀採用與德國保時捷跑車相同的烤漆營造科技感,與較有復古典雅的木色 NightHawk 形成對比,同時頭樑支撐帶也由 NightHawk 的合成皮變成真皮;此外 NightOwl 的線材也改為高強度但更柔軟的線材,並於 Y 型分線器具備麥克風與接聽鍵,便於連接手機時使用,並強調麥克風的線路與音訊傳遞線路分離,避免通話干擾到音樂聆聽。此外 NightOwl 也附屬皮質與絨質兩組耳罩,提供使用者依照個人對音色與觸感的喜好替換使用。
對於 Audioquest 而言,他們並不把同樣以有線品牌的其他品牌視為競爭對手,他們認為真正的競爭者是因應便利性採用無線化的趨勢,不過 Audioquest 仍認為傳統的有線傳輸更富有表現聲音特色的醍醐味;另外 Audioquest 也透露接下來的計畫,在 HDMI 線材方面因應 4K 到未來 8K 的需要,將在超過 5m 以上的線材導入光纖,藉由長距離傳導耗損低的光纖取代長距離容易衰竭的電訊號線路,另外也針對 USB 接下來主力的 USB Type-C 介面,將提供對應的線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