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

2017.06.06 05:48PM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首圖

Sony 在 4 月發表新款 35mm 全片幅機身 A9 ,打著顛覆傳統單眼相機的無反光鏡革命機種的名號,稍早台灣 Sony 也宣布 A9 將在 6 月 7 日在台推出,打出單機身 129,980 元、搭配 SEL2470G 鏡頭組合價 184,980 元,同時到 8 月 13 日前購買,加贈 NP-FZ100 原廠電池。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1圖

A9 鎖定的目標市場,是傳統單眼相機一向引以自豪的運動題材拍攝,以 Sony 對這款相機的理念,就是要打造一台顛覆對運動用拍攝的新世代機身,且同時要證明比具備反光鏡機構的單眼相機更優秀。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2圖

A9 在設計抓住四個目前傳統單眼相機無法克服的先天限制,取無反光鏡機構特性建構新一代的設計與系統; A9 採用高效率的電子快門,以及高速 4D 對焦系統等,使高速連拍不會產生黑屏,且利用電子快門達到 0 振動、全靜音的快門體驗,此外透過新一代 4D 對焦系統與廣泛的對焦點分配,打破傳統反光鏡設計焦點僅能集中在中央區塊的限制,更不用說電子觀景窗所見及所得的特性。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3圖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4圖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5圖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6圖

為達此目的, Sony 打造了一張採用 Sony 堆疊式製程的 35mm 全片幅感光元件,並且在上面分布達 693 個自動對焦點,涵蓋元件的 93% ,透過將電子線路與快取記憶體與感光層的整合,相較傳統將前端電子線路與感光層部屬在同一層,傳輸效率提升 20 倍,也因此使數據的寫入更快,使過去數為感光元件拍攝高速題材的果凍效應降到幾乎不存在,且在電子快門模式下達到驚人的 60fps ,而 4D 對焦系統更以每秒 60 次進行對焦與追蹤對焦演算,成就其高速運動攝影的機能。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7圖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8圖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9圖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10圖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11圖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12圖

由於以運動攝影為訴求,機身的設計雖延續 A7 系列的風格,但仍在介面進行強化,如為了提供更精細且宛若光學一般的電子觀景窗, A9 導入 120fps 更新率的 QVGA OLED 電子觀景窗,另外機身加入過片與對焦模式的獨立轉盤以及多重選擇器搖桿,除此之外還加入大型閃燈同步端子、乙太網路的 FTP 檔案傳輸、 WiFi 與各類介面,同時為了滿足長時間使用的需要, A9 的電池相較 A7 電容量也大幅增加,並提供包括垂直把手、外接電池包等配件。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13圖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14圖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14圖

針對 A9 的推出, Sony 也提供一系列的原廠周邊,不過此次的延伸握把雖然可讓小指不會翹在機身下方,但由於握柄也沒因此變厚(雖然貌似比 A7 II 的握柄還厚一些),筆者覺得是有點治標不治本...另外 Sony 原廠也供 SF-G 系列 UHS-II ,針對 A9 寫入模式最佳化,以及能夠確保達到 20fps 高速連續拍攝的性能。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16圖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17圖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18圖

此外, Sony 也一併宣布先前在 A9 公布後追加的三款鏡頭,包括兩款 G-Master 鏡頭以及一款 G 系列廣角鏡,而 Sony 也在全新的 SEL1635GM 推出後,已經構成 16-35mm 、 24-70mm 、 70-200mm 三款 F2.8 的大三元專業鏡頭群。當然考慮到機動性需求,雖然 SEL1224G 並非屬於 ZEISS 系列,不過也等同補齊 FE 系列 F4 小三元。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19圖

是以顛覆相機生態的無反光鏡速攝刺客, Sony A9 六月七日在台上市這篇文章的第20圖

在現場簡單的試用一下 A9 ,現場布置了體操跳台與桌球等模擬運動會現場的環境,刻意使用全自動焦點的方式搭配 SEL1635GM ,可感受其廣泛的對焦點配置與自動焦點相當驚人,幾乎能快速的將焦點捕捉在人物上,且連續拍攝的準焦狀況不惡,不過 A9 的快門阻尼較軟,加上又是採用電子靜音快門設計,若未開啟音效或是拍攝提示(在電子觀景窗畫面中會出現一個白框提示)會以為還沒按下快門、但實際上已經寫入大量照片,工作人員表示快門阻尼偏軟是為了進一步降低觸發快門造成振動的可能。電子觀景窗的表現相當驚人,解析度與同步率宛若透過高明亮度的光學觀景窗(當然色調還是比肉眼看還要鮮豔些,不過應該可在系統中校正)。

整體操作仍覺得機身搭配 G-Master 系列鏡頭還是有點頭重腳輕的狀況,畢竟 G-Master 的鏡頭尺寸為了提供良好的影像品質與大光圈,尺寸依舊難以微縮化,雖追加垂直把手之後握感會變好一些,但握柄筆者覺得仍可以更厚一點,不過就目前 Sony 工程開發團隊以微縮高性能為首要目的的情況、並且勢在打造顛覆過往印象的機身,恐怕 Sony 短時間不會將握柄設計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