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今天在三場主題演講中曝光率最高的一款電競筆電, ROG Zepheyrus 到底是靠甚麼方式達到如此輕薄的設計,在華碩 ROG 會場終於有機會在近距離一探究竟,同時稍早記者會中所主打的兩款 Strix 筆電也在會場進行展示。
ROG Zephyrus
從 ROG Zephyrus 的設計來看,全新的 ROG 設計風格從先前以匿蹤戰艦為出發點走向全新的風格,在 ROG Zephyrus 上蓋採用在螢幕非對稱的地方具備一道切割線,並以不同的修飾方是在平面上產生層次感;而 ROG Zephyrus 拜新一代晶片組平台所需的 PCB 空間縮小,將主要的 PCB 處理器往機身的後方收納,並將鍵盤往機身前緣靠近,而觸控板則嵌入在鍵盤右側,同時可切換為觸控式的數字鍵區,考慮到電競玩家多半會外接滑鼠,故這樣的設計是可理解的;雖然就結果來說,鍵盤往前挪的設計先前如微星、宏碁的高階筆電也有類似作法的產品,但那是因為其機種主要是為了容納機械式鍵盤機構,故在機身設計仍相當厚。
過往薄型化高性能機種最頭痛的就是散熱,若從機身下方看去, ROG Zephryus 也不像高效能電競機在機身底部留有大量的進風口; ROG Zephyrus 為了解決散熱問題,並非如一些小型電競薄化機種選擇將風扇機構與散熱片往後挪,而是將螢幕轉軸機構在旋轉時會類似如 Sony 早期高階 Vaio 或是先前 ASUSPRO B9440 那樣將機身撐高,同時讓機身底部開啟,等同在原本機身下方開啟吸氣通道,同時不像傳統電競筆電放在較不平整的布面可能會有堵塞進風口的問題,並利用包括鍵盤空隙、機身正後方做為熱風排出口。
ROG Strix Scar Edition 、 Strix Hero Edition
ROG Strix Scar Edition 與 Strix Hero Edition 就不像 ROG Zepheyrus 那樣擁有緊湊化的設計,整體布局仍是相當傳統的偏薄型獨立顯卡機種,不過在上蓋的風格採用與 ROG Zephyrus 類似的折線。 Strix Scar Edition 在上蓋採用全髮絲紋處理,中間加上折線設計,而 Strix Hero Edition 則是採用左下髮絲紋、右上類孔雀羽毛般的雙 Tine 調處理。
另外會場也擺設多款 ROG 系列的主機板與周邊產品,另外還有一區展示客製化玩家基於華碩 ROG 板卡打造的特殊電腦主機,其中筆者覺得最驚豔的一款是以杜卡提 Monster 機車的油箱與鋼管車架為概念的主機。